第一章 三清山 第二章 詹碧云藏竹之所 第三章 尸解 第四章 万笏朝天群峰 第五章 丙辰院,谷雨时节欢饮达旦 第六章 明史定心 第七章 山上一二事 第八章 闻法 云气入山已有二十余日。 这二十余日里,读书还是占据了少年绝大数的时间。期间,别峰学师开讲他也去听过,东天道上几次论道会他也去过一次,课表更是时时关注,但令少年失望的是,没有一次谈及入门食气的。 对此,贺炳锟解释说,以往如有大规模收徒的,或许有学师专门为新人启蒙,但这次明治山收徒时间不上不下,又只有一人入门,所以宗内定然不会专门开设相关课程,想来是由素空羽师亲自启蒙了。 只是好在云气自幼悟性奇佳,自己看看书、晚上偶尔请教贺炳锟,便所得颇多,令贺炳锟惊诧不已。 今日四月初九,正是去明治山点卯的日子。 卯时两刻,程云气便在院中等候,相处了有一段时间,他早已知道贺炳锟的作息习惯。 果然,没多久,贺炳锟也从屋子里出来了,他拍拍云气肩头,“今天是你的大日子,在羽师跟前好好表现。” 云气笑着点头。 贺炳锟打个呼哨,抓住云气的臂膀便一跃而起,后者只感觉一阵天旋地转,随后便坐在了雷雀的背上。 雷雀的脊背柔软,但羽毛甚滑,总感觉要掉下去,身体与雷雀接触之处,还有酥麻之感。 雷雀振翅高飞,云气马上就要滑落,被贺炳锟一把抓住,“盘腿坐稳,五心朝天,你要是能在雷雀上入定,打坐功夫才算入门。” 云气现在当然没入门,所以他紧紧抓着贺炳锟。 雷雀果然极速,飞身直往云上而去,在虹桥霓光中穿行,很快便飞到了东屏山尽头,再穿云而下。 但令云气意外的是,上次被冯济虎带着过来,下落时感觉云层极厚,自己和同来考核的人在茫茫白云中就落到了明治山,但此刻,云层只是一闪而过,呈现在自己眼前的又是截然不同的风景。 从空中鸟瞰,三清山层峦叠嶂,但没有哪一处有眼前这般灵性: 八座高山拔地而起,山根攒簇在一起,到山尖却正正朝着东、东北、北、西北、西、西南、南、东南八个方位往外倾斜,但这八座高峰绝不相同,西南那清秀如螺,云遮雾绕;正北边那山赤红如铁,烟火升腾;西北那山雷云密布,紫电闪耀;东南那山遍植青竹,竹涛汹涌。 八山形态各异,宛如天上仙匠阴差阳错下烧就多彩琉璃莲座。 在八山之间,还有一山,形态宛如莲台,但此山掩映在八峰异象织成的霞光中,细节看不真切。唯一能看见的,是有无数条瀑布飞涧挂在此山山壁上,飞流而下,如千万条白色丝绦。 “这是……” “这便是莲花福地。”,贺炳锟说。 贺炳锟指着那座遍植青竹之山,说道:“这便是明治山,由于漫山青竹,竹雅称青神,故又作青神山,位于莲花福地的巽位。” 雷雀载着两人往明治山飞去,云气仔细打量着,却没有发现明治山上还有其他的人影,便是宫殿楼阁也不见一两个。 贺炳锟驾驭雷雀将云气放在明治山山腰南面一处凸起的石台上,说了晚上还是在此处接上云气,随后便乘雀往西北那座雷云密布的高峰去了。 云气站在石台上,四下张望,发现旁边竖着块石头,上面写着“凉君渡”三个字。 他四下探寻,很轻易就发现了之前考核走过的那条小径,他顺着小径往竹林深处走,果然,在詹碧云藏竹之所碑后的亭子边上,云气再次看到了素空羽师。 “过来坐下吧。” 素空羽师说道。 云气走进亭子,在羽师对面的蒲团上坐下。 “山上日子可还习惯?” “习惯,这里生活很好。” “那就好,待你食了气,脚力上来后便回镇子里看看吧,倒也不远。另外明治山人丁不旺,没有特定休沐日,你若是想家紧了,告假便是。四时八节,你双亲香火飨食也不可断了,回乡扫墓按世俗规矩来即可。” 云气心下略略放松,看来山上规矩也没有自己之前想的那么大。至于羽师知晓家中事云气毫无意外,想必尘世的雨霖观早已将自己从小到大查了个遍,他深深作了一揖,说道: “多谢学师。” “不需什么谢,我明治山规矩甚少,你往后自会知晓。” 云气称是。 “收束心神来,现在讲修行。 “明治山以内丹道为根本,内丹道是万法之源,长生根本,成仙前有炼气、命藏、金丹、元婴、合道五个大境界,而炼气自食气始,所以今天首说食气。 “天地灵气是世间宝粹,成仙阶梯,尤其是对我道门而言,灵气便是开辟肉身宝藏的唯一途径,更是施展万般法术的唯一依凭。 “天地灵气流转不定,但总归是有规律可循,深山大泽中灵气总是要比红尘集镇更浓郁些,午时太阳星催发下阳属灵气更为活跃,子时太阴星拂照下阴属灵气充沛,林莽之中木属灵气最多,江河之上水属灵气旺盛,虽有例外,但总归是这样的趋势。 “天地灵气纷繁众多,我等修士自然不可能全部食之,更别提木属之瘴气、土属之沼气、火属之硫磺气更是大毒之物,所以食气首先要知道食何等气。 “食何气,由肉身先天属性和修行法统决定,前者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不必深究,像纯阳之体、元阴之体之类实在是极少数,至于云气你,我已探查过,也是寻常肉身,只是经脉相比同龄人更粗韧些,想必也是清灵气炼体的功效。 “我知道你想问什么,清灵气自然也是天地灵气,本质上属于阳气的一种。宗里相传清灵气是当初天地初开分清浊时清气的一种,有清明灵台、稳固元神的功效,你现在修炼的通脉伸经功只是服食清灵气最粗浅的法门,后续自然另有妙法。 “至于修行法统,我明治山法统的根源在于阴阳大道,落脚于活死人之道,并由此延伸出纯阳、尸解、还魂、役鬼、起尸等法门。 “另外,我明治山一脉五行皆可修行,尤重火法、木法、土法,又基于以上三法脱胎出心火、枯荣、养尸等等法门。风雷二道也均可修行,但我门尤重风法,并发展出风遁、采信、天听、祛邪、神游等法门,雷法也有神喝、炼神、淬体等法门。 “一言以蔽之,入我明治山,五行之内、阴阳分支、风雷二气,食气百无禁忌。” 素空说的极快,但好在云气记忆力也极佳,先不求甚解全部记下,回去再慢慢咀嚼思索。 “食气有吐纳法、坐忘法、步罡法、手诀法、祈咒法、外丹法、观想法数种。前五种归根到底是身阵法,人体通过吐纳、打坐、行步、手印、念咒等动作形成身阵,身阵一成,自然引来灵气。 你的通脉伸经功其实就是步罡法。 “外丹法是借助外力,有服丹、膳食、药浴等等,不必多说。 “观想法则较为玄妙。需知,世间还有这样一种气,只有某一属的特殊灵体才能食入。像太阳真火,向来是金乌一族的专属,如今早已绝迹。像山林瘴气,大毒之物,我等修士光是炼化成法器便是千难万难,但山中的魈和蟒却可吞吐如常。地衣青华是一种土木两属交融之气,于炼丹有大用,唯有青羊、青牛、青鹿之属可食之。 像这般灵气,身阵法便无用了,于是有先贤创出观想法,这观想法说到底也是借假求真,观摩其他灵属的精、气、神,这其中又以神为精要,在冥冥中勾勒出一尊虚幻的灵属,放置在肉身窍穴中,我道门称之为内景神,盖因此法最早出自魏晋之时的《黄庭内景经》,内景神一现,不必刻意,举手投足间便可自然食气。” 云气安安静静听了许久,见素空似乎说的差不多了,便询问道:“请问学师,什么食气法才是适合弟子的呢?” 这是云气第一次看见素空羽师的笑容,只听她说,“都得会。” 第九章 食气 第十章 领赏 第十一章 宴饮 随着这一道咒术显灵,围困众人的藤蔓顷刻间又增生数倍,在空中裹缠的速度也更快了。 “电母敕令,电光神行,疾!” 贺炳锟周身都泛起了银光,在藤条中腾挪,像闪电一样击向为首的那个青年。 两人斗法时,其他人自然也没闲着,你来我往好不热闹,云气看了一会也明白了,双方都收着手呢,好些人嘴上骂着凶,脸上还挂着笑意。 “太虚有灵,乾坤借法,摄!” 混乱中,云气瞥见有人朝着自己一指,同时,自己身体便不受控制了,竟腾空飘了起来,像一个风筝,而风筝线却在别人手里。 云气但也不害怕,只觉得这个人出手的时机真是好,灯笼街的人此刻全被缠住,表现神勇的贺炳锟也被那个叫田灵芝的围住了,为此,田灵芝肚子上挨了好几脚。 而且,这个摄法很有意思,真有仙家的味道。 “聂群玉,别伤了人!” 贺炳锟瞧见云气在天上飞,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我的摄法要是能伤人就好了。” 那个摄取云气的人朝贺炳锟回了一句,又笑着对云气喊到:“小兄弟,我的摄法不入门,你莫挣扎,当心摔了!” 云气本来就没什么动作,听到这话就更放松了,很快便落在施法人身侧。 云气一落地,便有四五个人围过来,拖着云气便跑,正是去都教院的方向。 灯笼街的人瞧见,也大致晓得这帮古藤街的人要干什么了,刚才闹得动静太大,他们已经晓得了云气的成就,这是要他们自己拥云气去领赏,摆自个一道! “兔崽子站住!” 灯笼街的个个如要脱缰的野马,拼了老命的要去追云气。 ———— 贺炳锟跑的最快,气喘吁吁来到都教院,却发现古藤街那帮兔崽子围着云气已经出来了。 “哈哈哈哈~” 贺炳锟旁边是鼻青脸肿的田灵芝,此刻正开心的放声大笑。 聂群玉,就是那个把云气摄走的人,此刻脸上尽是得意之色,他怀里还搂着一个人,聂群玉对他说: “老曾,瞧见没!南斗榜第五!你们乾四区出过这样的人物么!” 闻言,贺炳锟也乐了,更何况此刻有四区人在,怎么也不能丢了三区脸面,于是他不再跟田灵芝计较,脸上故作平静,对着云气招招手, “云气,走吧,回灯笼街,得庆祝一下。” 他把灯笼街三个字咬的格外重。 ———— 众人最终在都厨院的麒麟厅摆宴。 灯笼街和古藤街的人一起。 古藤街的人硬要凑上来,兴许是知道自个不占理,他们主动要请客,为云气庆祝一番。 众人落座,古藤街的为表歉意,点了不少酒菜,两三口酒下肚,众人也来了兴致,开始天南海北说起来。 “南斗榜,取注生延寿之意,以破镜时日分高低,分食气、冲宫、犁庭、结丹四榜,每榜只有六个名额,食气榜上次名额变动还是在四五十年前,以至于我们平时都不怎么去看它,直到今天听你说你六息食气,才想着是不是有机会进一进。” 贺炳锟感叹说。 “对了群玉,你刚去看了,食气榜那几个人是谁来着?” “按规矩,年过五十岁者的名字不在榜上显化,现在是方风仪和郑维城两位并列第一,这两位都是道子,生而食气。萧时中第三,一息食气,曾鹤龄第四,两息食气,原来是黄观观以三十息食气排在第五位,现在降到第六位,余尽煌百息食气被挤出榜单。” “方风仪还没寻到心怡的真煞吗?” 田灵芝问道。 “还没,听说又出宗了,等这次回来看有没有好消息吧。” “他心气高,运气也不太好,我听说郑维城已经去极北之地寻灵罡去了。” “他们真是快呀,不知我们何时才能踏上寻罡觅煞之途啊!” 大家自然而然开始讨论起各自的修行进度与关隘。 “诸位,你们听说过齐灵云和齐金蝉这两个名字么?” 这时有人插了一句话,说话的是一个叫杨有信的年轻人,是古藤街的人,云气在谈话中知道他擅长风法和木法,记名在杜鹃谷。 众人思索了一会,纷纷摇头,“没听说过。” “那齐漱溟可曾听过?” 众人闻言一惊,这可是妙一真人,西蜀峨眉的掌教,合道境界的高真,飞升在望,岂会未曾听过? 田灵芝反应很快,马上问道:“那两个齐姓?” 杨有信点点头,“数百年了,妙一真人与其夫人终于诞下了道子,还是姐弟龙凤胎,我听说前些日子峨眉摆百岁宴消息才传开。” 众人都很惊讶,云气还从他们脸色上看见了忧虑。 贺炳锟解释说: “云气你不知,自唐宋以来,巴蜀之地修道之风渐盛,于我道门而言,本是好事。不过巴蜀之地闭塞,地势上自成一域,在修行与理念上独树一帜,这里面的道门也就自成一派了。 这些人尊三清而不信,见古神不拜,崇仙贬神,他们奉唐宋时期在蜀地飞升的仙人为祖师,自称玄门正宗,又作西道都,与我东方道门划清界限,对我豫章诸仙山更是敌视,对我等恶意之深尤甚魔门!” 道统之争! 云气脑中闪过一道惊电,他喜读史书,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我听闻,那两个娃娃,不但生而食气,更是五府俱开、绛宫已成,百日宴上,有东海来的高人,以灵罡真煞为贺礼,我等求之不得之事,于他人而言,囊中之物尔! 假以时日,待两道子长成,于我道门岂是好事?” 杨有信抚面而叹。 见大家恹恹,云气则笑说,“杨兄,休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观书上说,三丰真人也是凡胎出身,三十岁前还在世俗做官,三十岁后又花了三十年时间寻仙问道,在六十岁时才得遇火龙真人传金丹要旨,随后十年炼成金丹,又十年育得婴儿,创立武当,百岁就得道成仙了,难不成我们起点比三丰真人还晚吗?” 众人听他以三丰真人做比,又吓了一跳。 贺炳锟这时想起云气初来的那一夜,说出蚍蜉不知松之语,只觉这位舍友心志实在是高。 或许他生来就是适合修行的。 贺炳锟突然这样想。 “好了好了,云气登了榜,你非说峨眉道子做什么,喝酒!” 一夜酒香。 第十二章 收阴山 第十三章 购云 第十四章 寻书 第十五章 白虎列宿,绿螭听琴 第十六章 蜀山七修 第十七章 光明宫 第十八章 内景 第十九章 第二年夏至 第二十章 离别 三天前,明治山。 “这么说,你是想去南荒了?” 素空羽师安坐竹亭,淡淡问道。 云气称是。 “南荒那处可不安生,你可想好了?” 云气点点头,所谓地发杀机,龙蛇起陆,游历么,自然是要去那不安生的地方,要是去那苏杭金陵,那便不是游历,叫游玩。 “南荒群魔乱舞,魔头凶戾,不修阴德,一言不合便是不死不休,动不动就是荡魂毁尸,你去了一切小心为上,莫要与人深交。” 云气晓得学师要提点自己,作揖称是。 “你念力在同境中算是上等,遇上那些小魔头应当无事。你可继续日夜观想昴日星官,那南荒是烟瘴之地,又多生虫蛇,星官正好克制那些阴诡森冷之物。 “另外南荒与苗疆交界处有一座山,叫天鸣山,是金鸡一族的居所,此族有向道之心,修纯阳法门,你可前去拜访,或许对你观想星君神韵有益。 “对了,南荒位于豫章西南,你可从三湘走,最好去一趟湘西,那是顶好的养尸地,你去看看。” 说着,素空道长话头一转,看着云气又认真叮嘱道:“养尸术是阴阳大道,道门正统,也是我明治山的根本法统之一,是直指天仙的法门,你不可轻视。” 云气哪里会轻视,连说不敢。 素空道长看着云气,似乎还是不放心,又耐心再解释了一句, “当天地间出现长生术和幽冥术时,便有了养尸术。修者与亡者一阳一阴,气机轮流转间便是两极交泰,阴阳补益。养尸术修到极致,亡者诞生灵智,可成就尸仙,届时尸仙觉醒宿慧,亦是超脱,是为造化大道。” 说着,素空还甩出一根玉简,“这里面记载着辩尸、养尸、驭尸的法门,你带在身上,好生参悟。” 云气收下玉简,点头称是,不过心中却是奇怪的很,对于学养尸术这件事,学师似乎很急?生怕自己不肯学似的。 见云气收好玉简,素空羽师好似松了一口气,随后她手掌一翻,变出了个小竹篓,只有拳头大小,看颜色,像是由紫竹编制的,很是精巧。 素空道长轻轻把手一送,紫竹篓便凌空飞起,缓缓落到了云气跟前。 云气双手接住,紫竹篓入手冰凉,竹条很光泽,整体样式看上去和凡间的蛐蛐篓子有些相像,有网眼,也有盖子。这个篓子入手也比想象的重些,看来里面是有什么东西,透过网眼也能看到一些,是黑金斑驳的颜色。 “你倒出手心看看便是。” 云气闻言便打开了篓盖,将里面的东西倒了出来,少年也好奇,难不成真是蛐蛐?学师怕自个路上无聊送个解闷的不成? 东西倒在手心,云气见了不由惊呼一声。 好漂亮的兜虫! 这个兜虫两寸大,浑身像是一块墨玉,乌黑发亮,没有一丝杂色,唯有背上的翅膀是金灿灿的颜色,但翅膀上的脉络又是乌黑色,这黑色和金色兑凑在一起,竟是格外美丽。 而这兜虫最奇特的地方在于它的角,竟比身体还长,微微上翘,角在末端分了一个叉,呈一个丁字形。 “这是?” 云气不禁问道。 “此虫名为独角犀金兜,金行,食铁噬金,力大无匹,而且金为土精,这兜虫能振翅而飞,又可遁地而走,还是驭尸的行家,是赫赫有名的凶虫,在苗疆灵虫榜上的排名也是十分靠前。两百年前曾有一只犀金兜飞升,自称独角仙,那位可是驾驭一头龙尸上的天。” 素空法师娓娓说着。 云气捧着兜虫,似乎不可置信,这虫儿有这般威能? “至于你手上那只,是个幼虫,死物,是我早年从土里掘出来的。” 素空补充了一句。 云气闻言却是松了一口气,这才对嘛。听完素空说的,云气也才反应过来,这虫儿一动不动,又浑身冰冷似寒铁,可不就是个死物。 “不过虎死威犹在,这虫儿虽是个死物,但你把它带上身上,南疆那些毒虫也不敢随意近你身,另外,你也可以此虫尸来试你的养尸术,等哪日你将它养出了灵智,没准它也能为你寻来一头龙尸。” 素空道长竟开始打趣起云气来。 云气也是呵呵一笑,把兜虫放回了紫竹篓。 “你大可放心随身带着,你观想昴宿,所谓火克金,鸡食虫,这虫尸上的些许阴气还影响不到你。” “弟子晓得了。” “总之出门在外一切小心,保命为上。” “弟子谨记。” —— 辞别了素空学师,云气来到外事院。 都务、都教、都厨管的都是山内事,唯有这个外事院管的是山外的事,一应对外交涉、宗门联谊、历练云游、外派任务都是挂在这。 云气来到一处柜台上,登记报备。 “小友准备往何处去?” 负责登记的人是个中年道士,看着颇为儒雅。 “欲往南荒地界一行。” 道人闻言看了一眼程云气,心想着这南荒是南派魔教的大本营,和北派魔教总舵西塞并列,是正道的心腹之患,眼前这个小修才多大,也立志要去魔窟里扬名立万了吗? “再具体些呢?” “敢问道长,杜鹃谷的冯济虎去了哪些地方?” 云气反问了一句。 中年道士又看了一眼云气,说道:“我记得不久前也有人问过。” 云气知道那肯定是济萱道长,他解释说,“俱是好友,我济虎道兄出宗后未有几封信回宗,我等有些忧心,反正也是要出门历练,便想着能否遇上。” 中年道士点了点头,翻找了一下名册,随后告诉云气,“他出宗前登记说的是出宗北上,沿三湘、苗疆的北境西行,至滇文,游历洱海、滇池、抚仙湖,再南下到南荒,观漓江、桃花江,看样子是一路逐水而行。” 云气闻言想了想,说出了自己的去处,“弟子打算就在南荒和苗疆交界处历练,出宗则西行,横穿三湘,在天鸣山、凤栖山、烂桃山、百蛮山、桃花江一带修行。” 中年道士点了点头,记下了这几个地名,又提醒道:“南荒和苗疆交界处乱的很,尤其最近苗疆的旁门领袖红木岭和南派魔教圣地百蛮山在斗法,两派无数门人汇集在那处,你可要小心。” 云气称是,谢过道人提醒。 “天鸣山上的金鸡一族是向道之妖修,你可借宿落脚。另外,天鸣山往东南百里处,有一地唤作麻垌圩,是白石洞天所在,主家白石观虽是隐世派,但也是三清信徒,又曾受仙翁恩情,与我家交好已久,若真有什么难事,可去求救。” 云气连连点头,这就是大宗门的好处了,去哪都有个关照,方才学师也提到了金鸡一族,看来确实是声名在外,不过那个白石洞天自己先前还未听过。 “去那边,最要小心蛊虫和瘴毒,其次就是荡魂类的法术,我劝你去之前要把解毒和护佑魂魄的丹药或是符箓多备些。” 云气认真记下了,“谢过道长。” 中年道士摇摇头,“不必客气,虽然你应该是熟读了戒律,但贫道还是要按例提醒你几句。出门在外,一则,不得滥杀,二则,不得跋扈,三则,不得失密,四则,不宜涉险,五则,不宜见死不救。你可记住了?” 云气作揖,“弟子谨记。” 门下弟子管这叫三禁两不宜,云气自然是知道的。 “这两个东西你收好。” 道士又拿出了两个东西,一个玉质平安无事牌,一个玉质铃铛。 他先把平安无事牌递给云气,“这个无事牌是我三清山的信物,凡是有名有姓的仙山大派都知晓,真遇见了什么危难,便持这无事牌去附近的仙山求救,我想,十有八九都是能奏效的。” 云气接过了玉牌,玉牌青透,入手温润。 道士又把玉玲铛交给云气,“这是同门呼求的法器,若是哪日你手上这铃铛响了,定是附近有同门在呼救,届时你务必要去瞧瞧,若是哪天你陷入危局了,第一件事便是摇这铃铛。” 云气接过铃铛,摇了一下,却发现没有响声。 “这铃铛需得以清灵法力渡入其中,才可摇动。” 道人见状提醒说。 云气恍然,把体内的清灵法力渡入铃铛,再一晃手,果然响起了铃音,清脆空灵,如环佩相击。 “出门在外,一切小心,早日归宗。” 道士笑着说。 云气作揖道谢,遂离去。 —— 出了外事院,云气回了趟屋舍,从怀里掏出一堆东西,一枚玉简,一个紫竹虫篓,一张太平无事牌,还有一个玉玲铛,他一股脑全塞进了案上早已备好的包袱。 看着案上鼓囊囊的包袱,云气不禁苦笑,心中对太虚洞石的渴求也更强了。 不过此刻也没甚办法了,云气把包袱再压紧了些,便不再去管,而是看向包袱旁边两个一彩一白的法螺,他拿起那个白螺塞进怀里,又使劲往下挪了挪,吸气收着肚子,把法螺贴在肚子上,螺口朝外,等下,这便是离古琴最近的地方。 今日,和那尾绿螭约好了听琴。 ———— 贺炳锟扒开云气的手,“今日就走?” 汉子瞪大了眼。 云气笑着点点头,“现在就走,兄长水府既开,我再无记挂。” 少年转身回房,贺炳锟连忙跟上。 他一把拿起在案上静置许久的大包袱,背到背上,笑容璀璨。 贺炳锟一跺脚,“好弟弟等我片刻,我现在去跟师尊请辞,报备外事院,同你一起出宗,我也早想再出山了。” 云气闻言一笑,“只有久无进益、原地打转的才想出去撞撞机缘,兄长你方辟水府,正是巩固法力、体悟新境的时候,还跑出去做什么。再者说了,单人仗剑才算游历天下,两人并行的,常被称作黑白双煞,哈哈!” 贺炳锟也跟着笑了,“单人仗剑,可你的剑呢?程南斗的名字现在在小万山也是赫赫有名,可出名的是你的咒术和符箓,没谁听到你的剑利哩!” 云气闹了个大红脸,就因为自己上了南斗榜,这群人便喊自个程南斗,实在羞人,前面可是还有四个呢!更别提只是食气小榜。不过更让他难堪的是,他是推崇吕祖,立志要做那丹剑双绝之人,可却是因为囊中羞涩,玩不转这两烧钱的主,没想到反而是以咒符出了名。 年轻道士脸皮薄,系好包袱就冲出了屋舍,随手掐了个诀,施展一个简单的辟水术,同时衣上的绣龙化作红云,云气蹬脚跃上,这便走了。 “兄长好生修行,回宗再见!” 云气的呼喊还在院子里回荡,可红云却已经消失在雨幕中了。 ———— 云气路过夔山君,却再也不怕,他已经习惯了这位山君老爷,一年里他来了无数次,也没见山君动过一分一毫,他还在山君头顶打坐食气过呢! 雨帐重重,云气却是越飞越快,只一会功夫便已经飞到了山门所在,钟灵山上空。 要是正常出宗,此刻只管往前,但云气却选了另一条路,他下降高度,很轻易便看见了那一片即便是在雨中也依然不散的云雾。 云气没有丝毫犹豫,冲入了云雾中,奇怪的是,这云中竟然又无雨,只是白茫茫一片,什么也没有,有时低头往下望,觉着脚底也是天空,直教人分不清方向。 想起初次入山时,自己还在济虎道兄的云上,心中是忐忑不安,强作镇定,此刻故地重游,已经有了自己的云驾,心里更是畅意。 云气估摸着距离快到了,便停下「龙车」,他站在云上,双手掐了一个印诀,这不是什么法术,只是一个钥匙。 很快,云气身前一阵华光闪烁,他挥舞袖子,驱散了一些云雾,循着光低头一看,「龙车」前面竟多了一个镜子,这是个凌空平放的圆镜,径有三尺,镜框是银色的,镜面上似乎还积着一层水。 云气探头下望,只见脸上五官毛发在那镜中都分毫毕现。 他深深吐纳一次,便迈出了一脚,踏进了镜中。 迈出的左脚仿佛没有踏到任何东西,云气身子一歪,便要栽入镜中,最后关头,云气把手一招,龙车迅速化为红线攀附到云气衣上,刚收好云驾,云气便完全跌入镜中,消失不见。 而在云气消失的瞬间,水镜也收成一粒亮光,继而消失。 第二十一章 归家 真微道长在雨霖观已经做了四十几年的观主了,有人说老观主八十多岁,也有人说九十多岁,还有人说已经百余岁了。 老观主须发皆白,长眉鹤发,一派仙风道骨。 众人皆知,老观主平日里平易近人,道理精深。不过没有人知道,其实老观主是从三清仙山里走出来的。 八十年前,老观主十几岁的年纪,也过了三清仙宗的入门考核,也曾顺利食气,也曾在小万山上修行。 不过,老观主一辈子都卡在了辟府上。 当年老观主记名在投剑山,立志要做一个剑仙,属意首开金府,却一辈子不得精金要意。 四十岁那年,老观主终于认命,主动告辞了三清山,仅带上一把朝夕不离的贴身宝剑,回到了尘世,并选择留在了雨霖观,供奉三清。在上一任老观主辞世后,他便脱颖而出,继任新观主。 这一天,老观主又独自一人站在葛仙殿前,他虔诚望着仙翁像,目光似乎又是穿过了葛仙,穿过殿墙,跨越重重云障,落在了三清仙山上。 “咚!” 一声重物坠地的声音引起了老观主注意,似乎还夹杂着人的痛呼声,在那一瞬间,老观主的眼神比鹰隼还要锐利,似乎也能彰显出一些老观主年少时的锋芒。 不过只是一瞬间,老观主脸上便恢复了和蔼神色,甚至还带上了喜意。谁家宵小蟊贼敢来三清山跟前闹事,定是山门里又出来人了,还是第一次,肯定是从水镜里跌出来了,不晓得这类传送法阵有个高差,更不知道这个法阵落点在一个大鼎里。 老观主笑呵呵走进葛仙殿,又拐进了平日里没什么人过来的丹鼎偏殿,在偏殿后面,一个巨鼎中,果然瞧见了一个年轻道士。 这个年轻人四仰八叉跌坐在鼎里,身着一件湖蓝色外袍,胸前山岚图,背上是一副八卦图,内套一件浅桃色里衣,额上系着一根紫色一字巾,头戴丹珠赤冠,别一个火云簪,脚上踏一双云纹白布鞋,斜挎着一个鼓囊囊的大包袱。 老观主笑眯了眼,果然,道袍还是套在年轻人身上好看呀。 再眯眼仔细一瞧,老观主乐了,这小郎君他再熟悉不过,是山脚下樟香镇的娃娃,远近闻名的神童,去年就是在这进的三清山。 老观主上前一步,扶起年轻人,笑说,“是云气回来了。” 云气看见是老观主,自然知晓自己身在何处,看见观主如此淡然,想来平日里也有不少人走此近道。 他爬出大鼎,整理了一下衣袍,抱拳作揖,眉目带笑,“见过观主。” 观主指着云气身上的包袱,问道,“不在山里待着,你这是要去哪?” “正打算出山游历哩,走之前,想回来看看。” 观主连连说好,拉着云气往外走。 “你是去年谷雨入山,今个刚好夏至,已经一年多了。” 云气点点头,“是,一年多了。” “你现在是住在小万山的哪个区,又记名在哪座山头呀?” 云气闻言一惊,诧异看向老观主。随即又想明白过来,他听冯济虎说过,在山门内常年无法辟府的人,要么在山里做个闲职,洒扫帮厨之类,要么便回归尘世,凭着山中学来的本事,做个富家翁不难,也有人成为了仗剑的侠客,也有人就记名在道观供奉三清。 想来观主便是后者了。 “小子在乾三区居住,记名在明治山。” 老观主以手扶须,“明治山,了不得呀,山门里弟子最少的法统,收徒极看根骨和缘法,你能进明治山,是你的大机缘。” 云气也点点头,“着实受益良多。” “我当时是记名在投剑山的。” 老观主动说了起来。 云气顺着老观主的话往下说道,“我有个好友,叫邓万春,也记名在投剑山。” 云气想起邓万春便不由会心一笑,这个大哥实在憨厚,待人极诚,自己的剑法大多都是他教的。出宗前听自己说看中了他淘来的螺,非要相送,是云气硬用符箓换的,就这还让他涨红了脸。 果然老观主是想与人说说山里话的,他紧跟着便问,“那这邓小友是记名在哪位道长名下?” “是兼衡道长。” 云气看了一眼观主神色,又补充道,“兼衡道长俗名曾文山。” 云气在山中,去投剑山的次数比去明治山可多多了,每月上旬的开讲日,他总是把大半的时间花在那了,和投剑山的人也甚是相熟。 “是文山啊!” 老观主眼里骤然迸发出光彩,“我知道他定能成的!他收徒了,那他定是开辟绛宫,进入第二境了。” 云气没有再说话。 老观主感怀了片刻,又把目光看向云气,“你平日里可曾修习剑术哇?” 云气点头,“也是耍过,也喜好剑术,就是练剑实在太费精力,又费钱财,我食气不久,又囊中羞涩,平日里还是主要以吐纳凝神为主。” 老观主突然停下了脚步,愣愣看着云气。 云气随之停下脚步,看着观主紧盯着自己,是有些纳闷,自己是说错话了? 观主愣神片刻后,回过神来,年迈的嗓音有些许颤抖, “是也,是也!剑术浩渺,老道我当年便是痴迷于剑术技巧,是日也练剑,夜也练剑,却将根本的食气吐纳抛在脑后,那时总想着今日先练剑,明日再炼气,可日子这么一天天过去,眼见同门逐一辟府,而我却沉迷在剑招中乐此不疲。 记得忽有一日,同门以气御剑,快而劲,击长放远,轻易便破了我的剑招,我才恍然惊醒,再投身于炼气,可彼时老道我心急如焚,愈是急着炼气,却愈是不得精要,一步错,步步错。你明白这个道理就好,实在是好孩子。” 云气默然,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三清山是这样的,辟府之前基本就是放养,大方向给你指明,大道理都写在书上,要是自己不思进取或是沉沦外物,谁也没有办法。 “哈哈!” 老观主忽然又笑了,“你说练剑费钱,实在不假,老道那时给人晾药、帮厨、担水、采石,不知干了多少活,赚来的一些钱物尽数被我换成金精砺石,全用去喂养宝剑了。” 云气也笑了,“剑修都是穷鬼,谁人不知。” 观主仰天大笑。 还好今日雨大,观中没有什么香客游人,否则见到德高望重的真微道长笑成这个样子怕是要大吃一惊。 不过即便这样,一些往来的道士童儿见着,也好奇观主今日是怎么了,那个气质清雅、衣着华贵的年轻道士又是什么时候来的? “你打小就聪明,才情过人,还记得在你小时候,你父亲来找我下棋时总是把你带上,开始你只是旁观,看了几局便学会了弈棋,不到一年,你的棋力就在我等之上了。 “你父亲不知向我说过多少次,等你再大些该找谁来教你,他是翰林出身,又同知一府,学问何等渊博,你竟然让他教无可教。如今,你能到这一步,他应该是最开心的,六千年的三清山,教你应该是足够了。” 云气轻轻点着头,是啊,要是父亲在,他应当是最开心的。 “这回出门着急远游么?” 老观主问道。 云气摇摇头,倒是不急,在镇子上多待几天也无妨。 “那你这几日也抽空来观里坐坐。” 观主颇为亲切的说。 云气应了,他想着观主应该是想找人再说一说当年他在山中的事,自己游历的事没那么急,在家中多待会也好。 观主很是开心,又问云气要不要在观中多留会,等雨停了再走。 云气这次摇了摇头,这梅雨季节,雨一下下来根本停不了。 他向观主借了一把伞,毕竟回了尘世,在人前施展辟水法就太过招摇了。 ———— 辞别了观主,云气举伞走出雨霖观,踏上熟悉的南坡山路,走过金沙溪上的石桥,很快,云气便回到了樟香镇。 镇子和先前没有什么两样,一切都没有变。 走的时候春雨淅淅,回来的时候夏雨绵绵。 雨太大了,路上一个人都没有。 这个镇子上的居民都是以制香与租售房屋为生,没什么人种田,雨天人们都躲在家里,没人去看路上,也没人在意到镇上来了个道士,这个临近雨霖观的镇子上最不缺的就是道士。 云气来到青瓦巷前,雨水把青瓦冲刷的干干净净,给这片灰色的雨幕增添了一抹亮色。 站在巷子口,他特意看了一眼,家家院门上都挂着他留下的门牌。 雨天地湿,云气的鞋子虽然辟尘但不辟水,鞋底也是湿的,他不急登门拜访,准备先回自己院子。 他来到门前,自家门檐外边的门牌也被雨水冲刷的干干净净,上面的字迹还是十分清楚, 正是: 云程发轫,喜庆福来。 云气会心一笑,推门而入。 院子里很干净,历经一年四季,地上竟没有什么落叶杂草,仅有的一些叶子还是翠绿色,一看就是今日才被雨打落的,想来是街坊时时前来清扫的缘故。 他又推开屋门,里面的陈设还是一应如初,仿佛他从来就没有离开过。 少年走进堂厅,放下包裹,又去看了看卧室、厨房、香房,他的目光落在地上,落在桌椅上,落在镜上,落在柜上,落在窗户上。 厅堂里,桌椅上都是干净的,难为这些街坊们时常来打扫,街坊们不好进房,所以房间里积了不少灰。 应该是为了防尘,窗户都是闭合的,没有打开过,外面下着雨,屋子很是阴暗。 云气打开窗,让光和风进来,又施展了辟尘术,这种小法术对法力的消耗很小,云气还想着待会画上几张辟尘符,长久贴在家中。 云气正要整理床铺,却听得院外传来呼喊声, “哪里来的蟊贼!这是程家仙人的院子,也敢来偷!” “今个将你堵住,打断你的狗腿!” “捉贼,来人做贼!” 十来个汉子和妇人手上乱七八糟拿着菜刀、捣衣杵、凿子、扁担就冲了进来,听见动静,云气赶忙冲出房间,在堂厅门口两伙人撞个正着。 “各位叔伯婶子,这是要做什么?” 云气已然猜到,笑着问。 十来个龇牙咧嘴的汉子和妇人见人后当即呆在原地,听见云气说话也没反应过来。 看着衣着光鲜的年轻道士,其中一个妇人最先反应过来,哐当一声丢掉菜刀,一把抱住云气,“是云儿回来了!” 霹雳巴拉一阵响,众人手上的东西全扔了。 三四个妇人将云气团团围住,左捏右捏,上下其手,口中叨念着瘦了。 三清在上,程云气在三清山可不光吞风饮露,该吃的膳食大药他是一点没少,除了刚进宗时实在没钱啃了几天白饼,后面就再也没吃过了,到现在没积攒下几个铜子和他馋嘴进补也脱不开关系,加上日日行操,时而打拳舞剑,一身精肉,哪里瘦了? 几个汉子站在原处,干搓着手,一个劲重复着说,“回来就好!” 有个汉子嗫嚅着嘴,扯了扯自家婆娘,“慢些慢些,小夫子如今已是神仙老爷。” 此话一出,原本热烈的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一个还在摸着云气脸蛋的婶子顿时止住了手,闪电般的缩了回来。 云气笑得大声,“婶子只见我瘦了,岂不见我高了,汪叔,我两比比。” 被云气喊作汪叔的,正是刚才那个说话的男人,云气来到他背后,背靠背贴紧了,挺直了胸膛,问道:“各位叔婶,是我高还是汪叔高?” 汪家婶子瞪了一眼畏畏缩缩的男人,往男人胸上来了一巴掌,“挺好了!” 男人挠挠头,咧嘴笑了笑,赶紧挺直了背。 男人壮硕,足有六尺出头,云气则六尺还欠些,比男人略矮。 女人踮着脚,把男人巾帽使劲往下按,又把云气发冠上的丹珠也算上了,满意的看了看,随即大声宣布了她的裁判: “是云气高些!” 周围众人一脸认同,纷纷点头,壮硕男人也笑着点点头,“是小夫子高些。” 却是再也不提什么神仙老爷的话了。 第二十二章 观主说剑 第二十三章 剑名「秋水」 第二十四章 鄱阳湖畔听金咒 第二十五章 忽闻水上琵琶声 第二十六章 瘦道人与金相宗的少侠 第二十七章 未闻侠名 第二十八章 符箭之道 第二十九章 金石之谢 第三十章 「谦慎斋」印 第三十一章 授术 第三十二章 贪念生,去意起 “永夜无极,万物靡靡,群星晦暗,昴宿敕令,瞾!” 一团赤金光芒显现。 喜色在江南景脸上漾开,他欣喜的望向云气, “恩公,我学会了!” 云气疲惫不堪,点点头,勉力咧嘴笑了笑,实在是不想说话了。 他咽了咽口水,“今天是第几天了?” 江南景脸色红润,“我按恩公所教,白天观想大日光芒四射,夜间观想众生陷入永夜唯求光明再现,如此日夜轮转了七次。” 云气麻木着点点头,“会了就好,会了就好,那先这样,你自己再琢磨琢磨,熟悉法意后再删减咒字吧。” 江南景是好孩子,听出了云气意思,“那恩公休息,小弟告退。” “欸,还有一事。” 云气喊住了江南景。 江南景回身,“恩公还有何吩咐?” “日后要有人问起来,不要说这咒语是我教你的,更不要说是我自创的。” 江南景闻言一脸理所应当,他还以为云气是不想有人知晓这道咒术的跟脚来源,恭谨应下了,并当即立誓永不外传。 云气目送他远去,这才长长一叹。 ———— 江南景走出风荷小筑,一路上没见到什么人,他还有些疑惑,直到回了自家院子,才发现伯父、父亲、先生都在等着自己。 三人见南景回来了,脚步轻快,面色红润,知道应该是好消息,脸上也都有了喜意。 “程小友可是在教你咒术?” 南景本还想隐瞒呢,不过想想也是,就在自家的小筑,如何能瞒得过去,便点了点头。 “可学会了么?” 南景又点点头。 两人喜上眉梢,西席先生显靖道人感慨,“不愧是上宗出身,这才七天就教会你咒语,后生可畏呀!” 南景称是,不过少年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他总觉得恩公最初好像就是打算演示一遍就算教了。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 世间怎会有如此之人呢?难道恩公就是这样的人?南景觉得应该不会,即便是天资极好的恩公。 “可否展示让为师看看?” 南景点了点头,心里还有些忐忑,毕竟刚才就成功了一次。 他伸出左手,食之伸出,集中念头,口中念道: “永夜无极,万物靡靡,群星晦暗,昴宿敕令,瞾!” 光芒在江南景指尖亮起,把整个屋子映照成赤红色。 站在江南景面前的三人眼中同样闪耀着光。 “好!好!好!竟然是昴宿!” 显靖道长失态,大声说着,“昴宿乃古天庭之星官,正位古神,天地留名,身怀无上法力,距今不知道多少岁月,你能呼唤如此古神实在是大机缘,大造化!” 江月行则是体悟着赤金光芒中的法蕴,“【炽烈】,【光耀】,【驱散】,【阳火】,好,好呀,景儿,此术正好与你命宝金光印相配,你须好生体悟个中法意!” 江燕行抚须点头,“程小友不愧是上宗出身,不过记名弟子,对咒术竟有如此精深的理解,而且他偏偏传你与你修行相合的咒术,说明他精通的咒术更是不会少。 江南景点点头,“是极,那天承蒙恩公救命,恩公施展了四种咒术,涵盖太虚五行,均是一字咒。” 三人一惊,面面相觑。 涵盖太虚五行,均是一字咒,修行中人都应该知晓这两句话其中的分量! 话说回来,那日江南景强御命宝,伤了肺窍,众人一直不让他说话,回来后又急着为其调养疗伤,第二日去相谢,一直到现在,竟是还没问问当时的情况。 那个瘦道人江家倒是知道,是南荒来的魔头,自称出自法相宗,如今混迹江南一带,手底下已经沾惹不少人命,不过其人本事着实不低,又善于隐匿逃遁,在江南这边也有了些名声,竟也不知何时来了鄱阳湖。 那日原是这么回事:鄱阳湖上,就在金相宗附近,有个小门户唤作白芦周家的,干着制作蒲团的营生。那日周家的采办管事带着钱财去采办一些制作蒲团的材料,刚出门没多久就被瘦道人盯上,就地杀了,夺了钱财,却被附近的江南景看见,年轻人一时鲁莽,看见杀人者骨瘦如柴,穿一袭青袍,知是魔头来了,竟独自追了上去。 还好两人一路打斗,被有心人看见了,毕竟金相宗明光堂少主的琵琶还是显眼。 消息传回明光堂,三人立即循着有心人指的南边寻去,等到时,便看见被迫强取命宝的江南景了,至于中间发生了什么他们还真没细问,当时只觉着捡回一条命已是大幸。 “当时恩公以【镇】字咒定住飞驰中的瘦道人,以【摄】字咒取了他欲加害孩儿的符箭,在瘦道人动用魔器强杀孩儿时,又以【淹】字咒掀起巨浪,拦住了魔器唤出的鬼物,最后又用【焚】字咒伤了魔头,只可惜孩儿当时几欲昏迷,没能见着魔头伤的如何,只是听见魔头痛呼而逃。” 江南景认真说着。 “这便是大宗子弟呀!景儿,你可要学着,只凭咒术便可左右战局、强压对手,真身根本不必涉险下场,你便是太冒失了,险些酿成大错,还好遇见了程道长。” 显靖道人则是板起了脸,趁机指点起来,这是他作为西席先生的职责。 江南景点点头,又说: “其实恩公传我的大日光明咒,本身也是一字咒,只是我天资愚钝,不得其意蕴,恩公这才给我加持至九字咒、十三字咒,还教了我不同咒字的观想法,恩公有言,只我要勤加练习,是可以溯源回一字咒的。” 三人这下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也无法理解。 “恩公说此法原本被创出来的目的其实恩……嗯,是为了内视,是用来照彻人身内景小天地的,对行气周天、开宅辟府以及往后的龙虎交汇是大有好处,用于身外不过是附带之功效,而恩公见我道合金光,这才先教的我外用之法,寻思这般理解起来要快些。” 三人虽均是二境修士,但此时却如听天书。 而江南景则也吓了一跳,险些就把此法是恩公自创给说漏了嘴。毕竟家里人看见了恩公教授法术自然瞒不住,但此法是恩公自创的还是要保守秘密,这是答应了的事。 念此,他张嘴说道:“先生,伯父,还有父亲,恩公吩咐,此法为他所授,不可声张!” 三人如梦初醒,连连点头,“这是自然,这是自然!” 江月行又对江燕行说:“兄长,此乃上宗妙法,务必告诫家中知情人,授术绝不可外泄!尤其是防着另外几个堂号!” 江燕行瞪了一眼弟弟,“这个道理我还需你教?!” 江南景见状,很想说此法是恩公自创,非是上宗传授,可他却不能解释。 显靖道人则是感叹,“程道长如此才情,如今虽是记名弟子,但想来也是上宗规矩多、入命籍门槛高罢了,不过以其才情,想来也用不着多久便可位列真传了。” 江燕行想了想,问江南景, “景儿,程道长怎么突然传授你此咒,可是有所求呀,你转告程道长,无论有何吩咐,只要是我明光堂有的,必然满足!” 江燕行有些话只能在心里说,这上宗行事就是特别,如此天骄只管全力供养着便是,怎么穷养成这样,出来历练连个洞石也不曾带着呢? 好在自家堂号在鄱阳湖上做着水产生意,铜臭颇浓,洞石虽珍贵,可自家也是能拿出来做谢礼的。现在想来不光如此,更要趁此机会,与程道长好好结下交情。 而江南景摇摇头,“恩公只是说觉着金石之礼贵重,有心回礼,却身无外物,便以法相赠。” 江燕行又问:“那你是把金印为麝金告诉了程道长?” 江南景摇摇头,“不曾,只告诉恩公为寻常金精。” 闻言,江燕行感叹:“程道长是位君子,原本就算金石之礼重了,可既然程道长又授你此术,那礼还是轻了,且让我等好好想想,再备一份礼吧。再说了,你这内视之法还未学会,近日你多去小筑转转,不会有人再去打扰你们,若是程道长有什么想要的,你尽管来告知我。” 江南景摇摇头,“恩公教我此咒,似是累极,许是我天资不够,倒是让恩公费心许多,孩儿真是有些不好意思再去劳烦恩公,要不内视之法便算了吧,我得外用之法已是满足。” 闻言,江燕行则是罕见的显现怒容,江月行与显靖道人也叹了一口气。 “学法哪有易事!” 江燕行大声说着,“古语有言,法不传六耳,天底下只要是顶尖道统放出一个口子,传出一道法谕,底下的人哪个不是打破头皮去争的?你以为金相宗是怎么来的,不过是先祖得太乙金光教仙人赐下的一道法术,凭此开宗立脉,因为有法脉可寻,又位于五行大道之中,这才能称宗,才算得上道门正统,不然便是什么红螺江家,黄鱼江家,和那白芦周家又有什么分别?” “不说远处,只说近处,勘雷宗,你是知道的,就在湖上,离咱家不过千里。你可知勘雷宗老祖又是如何起势、如何开山的?人家老祖是凡间道士出身,三十岁时自八闽海岸启程,一路跋山涉水来到豫章,跪倒在兵锋山脚下,求取雷法,为表明心迹,在山下结庐,植枣十年,担水万斤,育成枣林九百余亩,亩成三九之数时,仙山传下法书,正是「勘合雷霆」四字,人家老祖凭借此四字开悟修行,最终来到鄱阳湖上开山立派,奉兵锋山为祖庭、拜神霄派为源流,位列道门正统。” “如今你有此良机,竟有腆颜之耻,岂不可笑?腆颜之难,比起植枣十年如何?” 江南景羞红了脸,连连认错。 “你只管去求,程道长若有不耐、训斥,你只许受着,不可顶嘴,程道长但有所请,无不应许,你可明白吗?程道长既然愿意授上宗之法,我等只怕他要的少,你可明白?” 江燕行盯着侄儿说道。 江南景闻言有些不舒服,这话说的便好似自己要去利诱骗法似的,不过看着伯父、父亲和先生殷切的眼神,还是轻轻点了点头。 ———— 第二日。 在家人连绵不绝的絮叨声中,江南景还是早早来了风荷小筑。 而云气休息了一夜,精神上也好了许多,看见江南景来了笑着打招呼,“江南来了,刚好,今日教你内视之术,我已经想好了如何教会你,争取五天教会,我逗留许久,该是启程继续游历了。” 江南景闻言一惊,“恩公才来怎得要走,可是弟招待不周?” 云气摇摇头,“我本就是出宗游历,一直在你家住着算什么游历,那不成游山玩水了。” “那恩公再多住些日子再走也不迟啊!” “江南不必多言,有聚自有散,你与我有赠印之宜,等我再回豫章,定会来看你。” 话已至此,江南景无言以对。 “好了,现在来教你内视之法,这和外用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肉眼凡胎,人身内景小天地也是漆黑一片,也是观想大日……” 云气细致教着,江南景认真学着,一日眨眼便过,云气言说江南渐入佳境,今日到此为止,明日再来。 而江南景回去后立即跟长辈说了云气要离去的消息。 众人也无可奈何。 第三日,江南景带来了一颗辟水珠。 云气不悦。 南景惶恐,只说金石乃是酬谢救命之恩,如今授法之恩自要另谢,否则内视之法他不敢学。 云气无奈,便问鄱阳湖上,小蜷耳钉螺价值几何? 南景老实回答,活螺一铢银一颗,法螺十铢银一颗,带封泥的法螺一两一颗,不过此物紧俏,想买不太容易,总是一出来就被采购一空。 云气让南景收回辟水珠,说金石之宝加上一百颗带封泥的法螺足够酬谢救命和授术之恩。 江南拗不过云气,点头应下了。 接下来数日,云气教授更用心,也更快,心中只想尽早离去,他是怕了江家的热情,也怕了自己的贪念。 第三十三章 再闻「天风松雪」 第三十四章 苗寨 第三十五章 鬼怪 第三十六章 阳禽,火 第三十七章 失魂 第三十八章 救人 第三十九章 雄鸡叫旦,昴日降格 第四十章 侠行当下 第四十一章 太阳丙火烈,人间至味清 第四十二章 火里种金莲,昴宿养金尸 第四十三章 门前恶客 第四十四章 红木岭苗人 第四十五章 二龙相争 第四十六章 望春山,青龙洞 第四十七章 原来是故旧 第四十八章 七里河坊 第四十九章 生意兴隆 第五十章 谦慎斋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