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叶秋思欧阳雪曾柔 :第四千四百五十五章 雄才大略

作者:江如龙 分类:女频 更新时间:2025-08-31 04:39:46
砰!吴国大殿中,龙榻上。


透过那些依旧停留在宋国,并没离开的细作,吴王伏犲已经知道了叶秋打算灭吴国的事情。


伏犲勃然大怒,顺手将一个夜光杯,直接扔地上,摔了个稀巴烂。


“大王,给臣十万铁骑,臣定然覆灭强汉,将吴国的战旗,竖立在天宋的每一个郡城的城墙上!”


孙帅从群臣中站出来,傲然而道。


一听这话,伍相和器尊都皱起眉头,但二人对视一眼,都陷入沉默。


虽说二人都很清楚,如今并非和叶秋开战的最佳时刻。


作壁上观,这才是正道!然而伏犲说到底,他终究是个年轻人,又刚丧父,正是年轻气盛,野心勃勃的年纪。


或许伏犲也懂不适合出兵的道理,但叶秋如此挑衅,伏犲焉能不怒?


所以器尊和伍相都很知趣,知道劝说无效,反而会让伏犲反感,从而疏远他们。


既如此,不如不劝!反正从如今吴国的情况来看,如果真要攻打叶秋,倒也不是不可能。


充其量,两个老臣在后方查缺补漏,提伏犲善后便是。


“孙帅听令!”


“末将在!”


“从今日起,封孙帅为天下兵马大统领,统兵三十万。”


“三日后,寡人要御驾亲征,一战而灭强汉,将叶秋这群蛮子,统统驱逐回大河平原!”


“臣孙帅,领命!”


轰!伏犲这话一出,吴国百官沸腾。


“大王三思!”


就连原本想置身事外的伍相,也急忙站出来,跪在地上。


“大王,我吴国刚历经吴宋国战,如今举国可战之兵,不多不少,也就差不多三十万。”


“这三十万兵卒都是精锐,若是尽出强汉,那国内空虚,势必给列国可趁之机!”


器尊也不淡定了,直接站出来,跪在地上。


“大王三思!”


哗啦啦!满朝百官,无不跪地。


有老臣甚至砰砰磕头,就连额头破损,依旧不管不顾。


“寡人心意已决,诸位爱卿无需再劝,退朝!”


伏犲大手一挥,威严声音响彻天地。


器尊和伏犲心中悲叹,却只能接受这个命令,不敢再开口反驳。


很快的,朝会结束。


吴国群臣是三三两两离开,议论声争吵不休,有人支持国战,更多的人却是反对,意见根本无法统一。


对此,器尊和伍相都没说话,一言不发,急匆匆退朝。


一直走到无人之地,器尊这才感慨说道,“大王长大了,成熟了,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威严。”


“是啊,大王长大了,终于成长为一个雄主的样子了。”


伍相点点头,有些唏嘘,“大王这次御驾亲征,举全国治兵卒,看似很冒险,但若真是能成,大王却能一战功成,威震天下,从而加速吴国崛起,至少能为我吴国提前二十年发展。”


“不错。”


器尊点点头,“此战是对是错,唯有打过才知道。”


器尊和伍相都很清楚,因为吴王吕河之死,吴国内部并不稳定。


那些宵小之辈,在暗中蠢蠢欲动。


而在王族制作,一些藩王也心怀不轨,想将伏犲取而代之。


哪怕器尊、伍相和孙帅都支持伏犲,但一旦叶秋进攻吴国,那吴国肯定会乱。


到时候,一旦吴国颓势出现,那些宵小之辈和藩王,肯定沉寂作乱。


这些情况伏犲都知道,他非常有魄力,直接举国亲征,御敌于国门之外。


只要这一战伏犲赢了,那自然能震慑群雄,威压列国,证明他这个新吴王的能力。


当然,如果此战输了,或许吴国不会完蛋,但伏犲肯定完了。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旦伏犲完了,器尊、伍相和孙帅也完了。


其他藩王一定崛起,肯定容不下三个托孤之臣,伍相和器尊也看不上那些藩王。


所以这一战,吴国只能赢,不能输!“说起来,那叶秋也是一代雄主,此人年纪轻轻,建立强汉不过短短几年,就能灭尽大河平原诸国,屠了那大河神,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王朝。”


“若非叶秋跨河作战,假以时日,等叶秋彻底吞并天宋的疆土,我吴国肯定会被灭国!”


“现如今,我吴国举国一战,趁着叶秋根基未稳,胜算极大!”


伍相忽然开口。


“不过。”


器尊点点头,“这一战若是赢了,虽然后遗症极多,但总的来说,依旧是利大于弊!”


……天乾5年10月26日,在叶秋宣布七日后灭吴国后不久,伏犲正式对强汉宣战,宣布三日后,举吴国之兵百万(实际上是三十万),陈兵天宋边关,灭汉!消息传出,天下震动!强秦王城,烈城。


庞大的黑色宫殿中,一个少年正跪地而坐,手握毛笔,批阅着各地汇聚而来的奏章。


少年身旁,一个魁梧护卫负剑而立,敬畏的望向这黑衣加身的少年。


任谁也不会想到,如今执掌整个强秦权势的人,其实并不是当今秦王楚,而是——太子政!当然,并不是说秦王楚是个傀儡,相反,秦王楚是个贤君,在国内深受臣民爱戴,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势。


只不过秦王楚性格仁厚,乃是谦谦君子,适合当盛世太平之君。


然则如今乱世降临,诸国争霸,一个仁慈之君,或许能维持王朝稳定,却无法让王朝更进一步。


乱世治国,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天火山域七国争霸,除了上三国之外,在四个中等王朝中,前秦排名第一!可就算如此,秦王楚居安思危,依旧感觉到了肩头沉甸甸的压力。


若是可能的话,秦王楚甚至想退位,将王位交给一个强势的国君。


然而可惜的是,如今强秦虽然人才济济,然而赵氏王族之中,却并每一个真正雄才大略的明主。


反而是自幼在大魏当人质的太子政,却是生而知之,雄才大略。


太子政年纪不大,却心怀韬略,在大魏那十几年,太子政苟且偷生,一面假意讨好大魏王族,一面暗中学习大魏的强大之处。


在吕相多年持之以恒的运作下,太子政哄得大魏王开心,趁着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终于逃出生天,成功的返回强秦。


归国后,太子政又成功哄得老秦王开心,让很多手握权势的朝臣都欣赏。


在历经严格的考验后,太子政力压其他王子,众望所归,成功太子。


而成为太子后,在秦王楚的培养下,太子政开始监国,很快展现出卓越的治国才华。


到如今,秦王楚已经不再批阅奏章,将国事全权托付给了太子政。


当然,为了避免非议,这件事是保密状态,除了吕相等少数重臣之外,满朝文武并不知情。


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却将强秦打理的井井有条,让强秦国力不断上升,隐隐有争霸天下,逐鹿四海的趋势。


如此雄主,谁人不敬?


“强汉宣战吴国?”


忽然间,太子政拿起一份竹简,随意扫了一眼,随后笑了。


“聂叔你信不信,那叶秋绝对不会攻打吴国,此事绝对有问题。”


太子政笑道。


“太子说是,那就是。”


“太子说不是,那就不是。”


那腰间别着长剑的魁梧护卫,恭敬说道。


“聂叔,你还是太严肃了。”


太子政笑了笑,也不和护卫计较,而是拿起第二份竹简。


“吴王伏犲对强汉宣战,    三日后百万兵卒,兵临城下?”


看完竹简后,太子政再次乐了,“聂叔信不信,伏犲绝对不会攻打强汉,更不可能对那叶秋出手。”


“太子说是,那……”“那就是!”


不等护卫说完,太子政模仿护卫的语气,继续说道,“太子说不是,那就不是!”


“这……”护卫有些尴尬,不禁涨红了脸,有些不知所措。


“好了聂叔,你不用拘束,若非你的庇护,政儿早就死在了大威,又岂来今日的风光?”


太子政放下竹简,不禁感慨说道,“想当年,政儿在大魏为质。”


“那大魏王也算一代雄主,竟然不羞辱我,反而将我收为义子,对我精心培养。”


“我能看出,大魏王是真心对我好,他视我为亲子,对我比对他自己的太子更好。”


“大魏王族中的二代贵子,因为我是秦国质子,想要欺辱我,却被大魏王当众斩杀,九族尽灭,从而震慑群雄。”


“然而可惜啊,我从一开始就知道,大魏王这样对我,乃是想培养我成为未来的秦王,从而兵不血刃,让我强秦沦为大魏的藩王。”


“这大魏王其心可诛,手法高明莫测,润物无声,将来,此人若是不死,必是我强秦横扫六合的大敌!”


太子政说完之后,护卫恭敬说道,“太子无需担心,只要您一声令下,小人这就去大魏王宫,将大魏王的头颅斩杀!”


说话之间,这护卫竟然一扫卑躬屈膝之态,眼中出现了睥睨天下的强势。


对于护卫这句话,太子政并没反驳,反而笑道,“我强秦剑圣聂高出手,那大魏王自然大劫难逃。”


“只是在政儿的心中,聂叔您不是一个刺客,而是我尊敬的长辈,更是自幼保护政儿长大的师傅!”


“我不希望自己最尊敬人,因为我的野心,从而丢了性命。”


“所以……类似这样的话,聂叔您以后不要说了,无论政儿以后走到那一步,聂叔您永远是政儿的聂叔!”


这话一出,护卫慌忙跪地,却被太子政一把扶起。


虽说知道太子政这是故意笼络自己的权术,但聂高依旧很感动。


“太子放心,有我聂高在一天,无论什么人拦在您面前,只要您一句话,聂高可以为你杀任何人,包括我自己!”


聂高严肃说道。


“聂叔严重了。”


太子政重新坐回蒲团,笑着说道,“这里也没外人,聂叔不妨猜一猜,猜猜那叶秋和伏犲的心中,究竟是如何感想?”


眼见太子政目带期待,聂高沉吟片刻,这才缓缓开口。


“吴国老王刚驾崩,吴宋一战虽胜,却损失惨重,而且没得到任何好处。”


“此刻不是攻宋的最佳时刻,但吴国有伍相和器尊两个智者,既然他们都没反对,那此事定有蹊跷。”


“只是伏犲究竟如何想的,小人愚笨,不知道。”


一听这话,太子政笑道,“聂叔你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想表现的太聪明,免得引发我的猜忌。”


“其实聂叔你大可不必如此,哪怕我登基为王,我也不会学大魏王。”


“我赵政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只要我提携的人,我都绝对相信他们,绝对不会猜疑!”


“太子未来,定是明君。”


聂点点头,眼中满是笑意。


“只是太子可曾想过,这人都是会变的,若是将来被人背叛,太子会如何做?”


聂高问道。


“若真有那么一天,我灭了便是。”


太子政自信笑道。


“若是此人不背叛,反而功高震主,又当如何?”


聂高再问。


“所谓的功高震主,不过是那些国主没有进取之心,让麾下将领达到一定成就后,就没了动力而已。”


“我的目标不止一个极西之地,而是整个基地之地,而是整个儒界!”


“若是有一天,这儒界能一统,那我就走出儒界,让麾下将领攻打中原,征服整个世界!”


说话之间,在太子政这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眼中,出现了睥睨天下的威严。


“太子,您一定能实现梦想的。”


聂高点点头,眼中笑意更浓,“其实在我看来,伏犲这次陈兵天宋,并不是想攻打叶秋和强汉,而是想趁机攻打燕国。”


“不愧是聂叔。”


太子政眼睛一亮,随后笑道,“可若我是伏犲,我会假装攻打叶秋,然后暗地里派遣一只精锐骑兵,暗中奇袭燕国王都。”


“妙,实在是妙!”


聂高顿时叹为观止,“原来伏犲的计划是这样。”


“燕国太子宁趁着吴宋之战,发动奇袭,将吕河斩首,此乃伏犲和吴国之辱。”


“若是那伏犲真能奇袭燕国成功,将燕太子宁斩首,那自然能为父报仇,威震天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