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谢昭昭倒是希望这个人说得是真的,就像袁爷爷从来都没有离开我们一样。

可是……

谢昭昭说:“他不在了。”

在那之前的任何时候,谢昭昭都没有想过他会离我们而去。

谢昭昭调整了一下心情:“他走的那天,风刮得很大,天气真的很差很差,就像上天也在伤心。

而我好像,和他有过一面之缘,在教科书上,在饭桌上,在人间里。

你们不会知道,他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

就像,我们一开始也不会对听闻中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件事情有很深的感触。

阿光将长沙全城送别袁爷爷的场面转播到天幕上。

2021年5月22日下午1点10分,一辆辆灵车从医院缓缓行出,长沙宽大的主干道上,灵车所过之处,车辆都停下来鸣笛致敬,向袁老送别。

街道两旁全是人,没有任何计划,每个人都是自发的想要送他最后一程

他们跟着灵车一路奔跑,所有人都痛哭流涕。

一声声的“袁老,一路走好”此起彼伏。

这些声音里,有老人也有小孩,还有专门从外地驱车赶来的。

人们冒着雨,手里捧着鲜花或拿着稻穗,眼含热泪,高声呼喊着袁爷爷一路走好。

或者,有人喊着:“袁老,您别走。”

一个人,他到底要多伟大,才能让人们本能地拒绝他的死亡呢?

众人看到袁老离开的路上,无数群众奔跑送行的画面,倾一座城送别一个人。

“华国的人,果然是不可战胜的。”

“这样的人,他将会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我想,我可以明白华国人民对他的感情了。”

前面还理直气壮地想要杂交水稻培育方法的人羞愧的低下了头,瞬间没有了刚刚那股理所当然的气息。

东明国的皇帝看着这一幕,心里有种莫名的欣喜。

他统治下的国家已经这么富强了,等他百年之后,他的子民应该也会像这样舍不得送别他的吧?

不!

他的子民应该更加不舍得,整个场面起码比现在天幕上看的这个场面更加壮观!更加盛大!

镜头缓缓拉近,殡仪馆外前来悼念的群众排起了长队,鲜花不断被送到袁老的遗像前。

其中还夹杂着大家手写的悼念词。

「这世上没有神仙,也无需立庙,因为每一缕升起的炊烟,都是飘自人间的怀念。」

「风吹过稻田,我就会想起您。」

「今天我也有乖乖把饭吃完。」

「禾下乘凉梦,一定不只是梦。」

……

看着天幕上这一张张的纸,字字句句里全是对他们那个国家的袁老的思念和不舍。

谢昭昭也在这个时候想起了那句:“神农氏返回了他的天国,留下人间稻米满仓。”

想起来刚刚某些人的话,谢昭昭觉得很不甘心。

谢昭昭:“袁爷爷都已经九十一岁的高龄了,但他依旧坚持到研究基地工作。

那天他和往常一样走在研究基地时,突然感到眩晕,不小心就在研究基地摔了一跤,之后就引发了身体不适。

他在最后有意识的时候,就问了两件事。

一件是试验田的稻子怎么样了,一件是问自己是不是快不行了,说大家辛苦了,不用太费力气。

可他刚进医院的时候还跟医护们有说有笑的,说他自己老啦,不中用了,说你们不要为了我不吃饭,饭不能不吃呀。”

说到这里,谢昭昭又些哽咽:

“在袁爷爷逝世的那一天,我们国家还损失了另一名国家栋梁,那就是华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两位国士相隔五分钟离世。

所以你们看,华国能有今天的发展,有今天的国泰民安,靠的从来不是上天的眷顾。

靠的是赤诚肝胆和浴血奋战的先烈,是孜孜不倦,一心为民的国士,也是千千万万个普通又平凡的每一个华国公民!”

总会有些人将自己不好的遭遇归结于运气不佳,或者怨天怨地的,却不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这一番话,直击那些心存侥幸的人隐晦而黑暗的内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