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大明商业银行,严州分行。


分行的大掌柜……此时已经改为行长,正在二楼的贵宾室接待客人。


客人的身份有些特殊,严州知府马士英马大人。


“多谢高行长,多谢贵行雪中送炭!”


“官府有了这笔贷款,再加上小额贷、青苗贷,严州这次算是可以熬过难关了!”


“下官代表严州百姓,在此谢过高行长!”


马士英连连向高行长拱手称谢。


而大明的商人身份低贱,哪怕是再怎么有钱的富商,当官的也不会放在眼里,更不会怎么客气。


马士英这堂堂正四品官严州知府,此时在区区一个分行的行长面前,姿态放得如此之低,可不全是因为有求于人。


大明商业银行不是一般的钱庄或票号,而是云逍子名下的产业。


听说连皇帝陛下,在里面都有股份。


马士英又是个善于钻营的官员,当然知道什么人不能得罪。


若是银行的人找到机会,顺嘴在云真人面前提上一句,都能决定自己的前程。


当然了,要是能顺着严州分行这条线搭上云真人,让自己磕头都行,在高行长面前姿态放低一点又算什么。


“马大人客气了!”


“云真人曾一再叮嘱,大明商业银行为造福百姓而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这次严州遭遇水灾,银行自然是要鼎力相助。马大人若是要感谢的话,理应谢云真人才对!”


高行长也不敢托大,十分客气地回应。


此人是大明商业银行总经理(以前称为大掌柜)高福丽的侄子,之前也是在晋商的票号做事。


银行的选拔十分严格,高行长能够主持严州分行,靠的是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凭关系。


严州富庶,仅次于杭州,因此城中有很多钱庄、票号。


严州分行是年初才成立的,靠着大明商业银行这块金字招牌,再加上有官府支持,如今不仅在严州立稳了脚跟,生意上还稳压其他钱庄和票号一头,甚至是两头。


然而银券的推行却是不甚理想,始终无法大规模流通。


这可是总行对分行重要考核项目。


这次严州水灾,对于分行而言,反倒是一次机会。


银行通过大规模发放小额贷、青苗贷,获取良好的口碑和百姓的信任,银券流通自然也就会变得容易。


马士英叹道:“云真人创建大明商业银行,可谓是恩泽苍生,功在社稷啊……”


这时房门猛地被推开。


分行的副行长闯了进来:“行长,大事不好了!”


马士英极为不悦。


这未免太不把自己这个父母官当回事了。


高行长脸色一沉,正要开口训斥,副行长急声说道:“有人恶意挤兑咱们银行!”


高行长一愣,随即哑然失笑:“恶意挤兑?谁能挤兑咱们大明商业银行?”


这倒不是高行长盲目自大。


大明商业银行有的银子,据他所知,光是苏州总行中的储备银,就高达两千万两。


主要是江南的有钱人实在太多了,因为贪图利息,都把窖银取出来存到银行里。


借贷的人数和金额,相对要少很多,因此银行的库存银就多。


严州虽然只是分行,储备银也有一百多万,并且随时都可以从临近分行调拨。


再加上这是云真人的产业。


哪个不长眼的,敢恶意挤兑?


副行长急了:“行长,是真的,不信你去看看!”


高行长匆匆来到大堂。


马士英也跟着去了。


果不其然。


办业务的柜台前排起了一条长龙。


大堂经理告诉高行长,这些人全部都是来办理汇兑业务的。


并且每个人兑汇的数目都是大额。


美女柜员按照大堂经理的授意,正在有意拖延。


那客户不住催促:“这是什么意思?难道银行没银子支付了吗?”


后面的客户也跟着鼓噪起来。


“银行该不会有意赖账吧?”


“大明商业银行不是自诩银子多,连这点银子都拿不出来?”


“取不到银子,今天我就不走了!”


……


其他前来银行存银的商户、百姓,见到这一幕都是心上心下起来。


马士英看到这一幕,不由得诧异不已。


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可要比商场上要残酷、诡谲的多。


眼前的事情,显然是有人针对大明商业银行。


这是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就不怕掉脑袋?


“诸位,请稍安勿躁!”


高行长站了出来。


“大明商业银行向来以信誉为先,并且资本雄厚,怎么会没有银子兑付?”


“请各位客官放心,有多少银子,就兑付多少,绝对不会拖欠一文钱!”


“不过按照银行的规定,大额异地取现,需要前五天预约,在其他钱庄、票号,可是需要十天到半个月不等的。”


“诸位先请登记,等五天后再来兑付就是了!”


取银子的客户这才安静下来,依照规矩到柜台办理登记。


接下来,陆续又有大批人前来银行,办理异地兑汇业务。


他们的态度都很坚决,取现,绝不转账。


好不容易熬到下午关门时间。


高行长拿到统计的数据,顿时吓得面如土色。


办理兑汇的金额,竟然高达一百五十五万。


副行长忧心忡忡地说道:“咱们的库存银,只有一百零几万了啊!”


高行长当然知道问题的严重,却反倒冷静了下来,一番安排布置下去。


立即中止一切放贷业务。


向本城其他钱庄和票号拆借。


飞鸽传书苏州总行请示,从绍兴、金华等临近州府调拨。


马士英提出,由官府出面,把那些恶意挤兑的人全都抓起来。


高行长谢绝了他的好意。


这么搞,银行的声誉还要不要了?


以后还怎么做生意?


第二天银行开门后,坏消息就接连不断。


大批客户来到银行提现,人数、金额比昨天翻了几倍。


派去其他钱庄和票号拆借银子的人,除了信昌号之外,全都空手而归,反倒被肆意奚落。


信昌号能拆借的银子也不多,只有三十多万两,显然是远远不够。


与此同时,市面上谣言满天飞。


银行没银子了!


储户的银子被银行吞了,存折、银券全都变废纸了!


储户们闻言蜂拥而至,争先恐后地提现。


那些存了定期的,宁愿不要大笔的利息,也要立即提出现银来。


这就相当要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