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李标等三位阁臣都是自嘲地笑了。


云真人何许人也?


谪仙人!


区区一县小事,又岂能难得住他?


自己居然质疑云真人,不免可笑。


“多谢公子提点,本官这就前去处置!”


秦县令朝云逍拱手致谢,然后带着随员匆匆而去。


顾炎武却留了下来。


他在今年的秋闱中落榜,特意到衢州来访友散心。


这次跟着秦县令一起去处理纠纷,纯粹是为了长见识。


如今有大见识就在眼前,自然不会再去凑那个热闹。


顾炎武十分客气地向云逍问道:“敢问兄台高姓大名?”


云逍答道:“萧云!”


云真人纯粹是不想暴露身份,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啥,扮猪吃虎?云真人是那样肤浅的人?


顾炎武迫不及待地问道:“萧兄刚才声称,可以解决‘皇权不下乡’,敢问是何良策?”


之前云逍那样说,他纯粹是当做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狂言。


此时却是心服口服,真心求教。


云逍笑笑不语。


解决皇权不下乡的办法,此时还在构思阶段,自然不能提前透露。


顾炎武依然不死心,继续追问:“大明此时的困境,果然可解?”


“方法你们刚才不是已经找到了吗?接下来,是如何实施的问题。”


这个倒是可以谈一谈。


云逍竖起一根手指,“首先,全面清查江南田亩数量,编制鱼鳞图册!”


鱼鳞图册制度,算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土地赋税管理办法。


图册中详细登记了每块土地的编号、土地拥有者的姓名、土地亩数、四至,以及土地等级。


并把每块土地形状绘制成图,每册前面又有土地的综图,仿佛鱼鳞一般。


因此得名为“鱼鳞图册”。


宋朝时期就有了鱼鳞图册,后来老朱又加以普及和完善。


有了这东西,就可以完全摸清地权、清理隐匿。


无论是退桑还稻,还是推行的摊丁入亩、摊役入亩,都离不开鱼鳞图册。


“太祖当年,用了二十一年才编制出江南的鱼鳞图册,那是因为大明刚刚立国,有的是时间。”


“现如今却是时不待我,只争朝夕,三年,不,最多一年,必须查清江南田亩状况!”


云逍斩钉截铁地说道。


李标等人心中一凛,接下来江南官员的日子不好过了。


顾炎武嘴巴张了张,最后还是没有出声。


一年时间,编制出江南的鱼鳞图册,谈何容易?


可现在不必太祖那时候啊!


大明开国的时候,土地问题才是刚刚冒出头,癣疥之疾而已。


如今却是病入膏肓,不用猛药,根本于事无补。


“等朝廷摸清了田亩状况,再根据各地人口数,制定出耕地红线。”


“将所有耕地,根据等次不同,规定用于不同用途,哪一类田必须种粮,哪一类田可以耕种棉、油、糖、蔬菜等等。”


云逍对于后世的1号文件记忆深刻,这时候直接搬过来,一点都不违和。


李标苦笑道:“恐怕会困难重重!”


“天大的困难,也要克服!”


“由朝廷和地方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状,作为刚性指标,对地方官员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轻则罢官,重则杀头!”


“至于地方宗族、乡绅、乡宦,另有办法解决,解决不了……”


云逍漠然一笑。


摸清了田亩状况,接下来就可以推行摊丁、摊役入亩,以及退桑还稻。


当然是要讲究一些手段和策略。


如果还是解决不了,也只能用刀子开路。


“如此一来,江南恐怕又是一场血雨腥风啊!”


顾炎武不由得想到,当年老朱和朱老四在江南,对士绅、地主大开杀戒,露出不忍之色。


却没有意识到,此时只是在打嘴炮而已。


云逍语重心长地说道:“关系到大明江山社稷,以及天下亿万黎民百姓,圣母,可万万要不得啊!”


顾炎武诧然问道:“何谓圣母?”


“乱世首先要杀的一类人!”


云逍笑着摆摆手。


想了想,觉得有必要对顾炎武进行思想教育。


于是他问道:“草原上的狼和羊,哪个是善,哪个是恶?”


顾炎武不假思索地答道:“羊温顺,狼残暴凶狠,自然是羊善狼恶。”


云逍又问:“狼吃羊,是恶,那羊吃草,又算什么?”


顾炎武哑然失笑:“草非生灵,岂能相提并论?”


云逍笑了笑,“若是将狼全部杀光,任由羊繁衍壮大,结果又会如何?”


顾炎武一怔,随即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可以想象,随着羊群增多,草原上的草将会被啃食殆尽,从此草原变成荒漠,羊群最终也会全部饿死。”


“草原是大命,狼也好,羊也罢,全都是小命。没有大命,小命又依存于何处?”


云逍的一番话,让顾炎武、李标等人陷入沉思。


谪仙人的格局之高,凡人难以望其项背……李标等阁臣心中如是道。


顾炎武更是有了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此人年纪轻轻,却如同站在云巅的仙神,俯瞰凡世!


“大明是大命,官吏也好,士绅、百姓也罢,全都是小命。”


“为了大明这个大命,一切小命,哪怕是皇帝,全都可以牺牲!”


云逍接下来的话,让李标三个瞠目结舌。


这话,未免太大逆不道了!


要是传到陛下耳朵里去,那还得了?


落在顾炎武的耳中,却是如同一声惊雷,振聋发聩。


历史上,在经历大明亡国、汉人惨遭建奴屠戮的剧痛之下,顾炎武开始对君权产生怀疑。


他从“明道救世”的经世思想出发,提出反对“独治”,主张“众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所说的天下兴亡,可不是指一家一姓王朝的兴亡。


而是指天下百姓的生存,和整个民族的延续。


并且在顾炎武的一生中,也确实是以“天下为己任”,而奔波于大江南北。


即令他在病中,还在呼吁:“天生豪杰,必有所任!”“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此时顾炎武还年轻,更没有经历亡国之痛,因此没有形成‘众治’思想的土壤。


此时云逍的寥寥数语,却提前将他给激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