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顾炎武看了徐孚远一眼,说道:“士绅、地主豪族,外强中干,不足为虑。”


看我是什么意思……徐孚远一脸黑线。


陈子龙等人纷纷点头。


东林党倒台,江南士绅失去了在朝廷的靠山。


再怎么有钱,也只是砧板上的肉,想怎么宰割就怎么宰割。


顶多只是在背地里搞一些小动作,比如去年的哄抬粮价,又有个鸟的用?


敢跳出来试试!


直接革除了功名,打板子、枷号,徐孚远就是再好不过的例子。


至于那些大地主,多半是士绅之家,家大业大,根本就没法跟官府都,一道政令,几个差役,就能让你破家。


唯一难以解决的,就是地方上的宗族。


杀不得,打不得,弄不好就会引发民乱。


地方的行政,也离不开宗族。


一旦乡里一级的行政体系崩溃,赋税、徭役就彻底完了。


这是朝廷无法承受的结果,云逍子也不得不投鼠忌器。


“地方宗族,云真人也早有谋划!”


顾炎武自信地一笑,徐徐说道:“皇权,下乡!”


众人面面相觑。


陈子龙问道:“如何个皇权下乡?”


“云真人决定,将皇权向下延伸,直至乡里,取代地方宗族自治!”


这可是从古至今都不曾有的大变革,顾炎武显得有些激动。


“万万不可!”


“这是要重蹈暴秦覆辙啊!”


众人纷纷开口。


陈子龙和夏允彝也都是面露质疑之色。


英明如云真人,难道也会出这样的昏招?


皇权不下乡,不是不想下乡,而是力竭也。


管理是需要成本,同时也是需要人力和物力的。


皇权“弗远无届”。


哪个皇帝不希望自己的命令,能传达到帝国的最底层,最好能百分百地执行,如臂使指。


但以封建王朝的各种条件,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


秦朝倒是尝试了一次,结果把横扫六合的大秦给尝试没了。


秦始皇对于县以下的基层组织,每三十户设一位里典、一位伍老,乡一级设啬夫、三老、游檄。


他们代表国家履行治安、征税、司法等职责,并由县一级的官员对其进行管理。


看上去,皇帝的意志可以贯彻到帝国的最底层。


但是,受限于信息的传递和审阅都十分耗费人力物力,这种管理模式成本太高了。


然而秦朝又是以法家立国,对于基层的管制可谓空前绝后。


因此秦朝把法律制定得十分细密、严苛,希望用严刑峻法使百姓畏惧,不生事端,以此减少管理成本。


但实际效果却恰恰相反。


律法愈严,管理起来就愈麻烦,基层就越容易出现问题。


基层问题一多,政府又不得不强化惩戒,反而让成本更高。


如此一来,也就形成恶性循环,直到整个结构不堪重负。


“天下苦秦久矣”,根源就在这里。


秦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秦始皇过于执着地想把中央权力深入基层,却忽视管理成本,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后来的历朝历代,正是吸取了秦朝的教训,才不得不‘皇权不下乡’。


“你们能想到的,云真人想不到?”


顾炎武哂然一笑。


陈子龙好奇地问道:“云真人有何办法?”


顾炎武答道:“无可奉告!”


众人恨不得一把将他掐死。


一行一边交谈,一边朝镇子中走去。


顾炎武将即将推行的退桑还稻、摊丁入亩的事情,向众人详细说了一遍。


听说要退桑、棉等经济作物,还耕水稻等粮食作物,众人听了,反应不一。


江南的良田,超过八成被豪绅占有,而这些田地有多数是种植经济作物。


这要是退桑还稻了,损失可是不小。


像徐孚远这样的大地主,自然是唉声叹气。


夏允彝沉声说道:“民以食为天,粮食乃国之根本。岂能因为私利,置国家安危于不顾?”


徐孚远等人都不做声了。


陈子龙笑道:“几位还是想开点吧,等真正推行摊丁入亩了,田产可就不怎么值钱了。”


徐孚远等人深以为然。


等推行摊丁入亩,以前当做传家宝的田产,瞬时从小甜甜变成牛夫人啊,甚至成了祸根。


种粮食本来就不赚钱,如今又要把田赋、丁税和各种名目的徭役合并在一起,加到田亩中,哪里还有利可图?


有人琢磨着,回去赶紧把田产全都卖了,贱卖都行。


等各项政令出台之后,送人都没人要。


“云真人这条摊丁入亩,真可谓是利国利民,神来之笔啊!”


夏允彝连连感慨。


徐孚远苦笑,利国利民倒是真的,可他也‘损富’啊!


陈子龙由衷赞道:“单凭这一条摊丁入亩,云逍子就足以称得上是治世之能臣,彪炳史册,福泽万代!”


酷吏罢了……徐孚远有不同意见,却不敢说出来,怕被打。


说话间,众人来到镇子当中。


此时湖头镇中的百姓,多数是彭姓旁支族人,从外地迁来的外姓人尚未到来。


众人留意到,百姓个个都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


然而从他们的脸上,却看不到大明底层百姓固有的麻木不仁,个个容光焕发,双眼有光。


陈子龙叹道:“若是大明的百姓,个个都是如此,可谓是千古未有的盛世!”


顾炎武道:“陈兄尚年轻,此生定能看到的。”


陈子龙等人一阵大笑。


正说话间,一阵热闹的鼓乐声从前方传来。


就见一群百姓抬着一尊真人大小的雕像,披红挂彩,吹吹打打,朝着这边而来。


等走的近了,才看清那雕像,赫然竟是云逍子!


众人面面相觑。


徐孚远嘲笑道:“前有魏忠贤,地方官争先恐后为他建生祠,今有云逍子……”


啪!


一个鸭蛋从一侧飞来,不偏不倚,正好砸中徐孚远的额头。


鸭蛋粉碎,流了他一脸。


徐孚远大怒,定睛看去,却是一个赶鸭少年,正对他怒目而视。


徐孚远的怒气顿时消了大半。


到底是刁民聚集之地,一言不合就丢鸭蛋……鸭蛋难道就不值钱吗?


徐孚远正要询问原因,那少年大声叫嚷道:“有外乡人,说云神仙是魏忠贤!”


轰!


街上的人全都朝这边涌过来。


很多人手中朝着棍棒,也有持着菜刀的。


徐孚远目瞪口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