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云逍的确是早有腹案。


其实解决驿站的,不是什么顶麻烦的事情。


“先说说裁撤驿站后,那些驿夫,该如何安顿的事情。”


云逍看向众人,问道:


“刚才诸位看到那么多的科学成果,该不会以为,我只是拿出来,让大家看稀奇的吧?”


大臣们稍加思索,随即恍然大悟。


云真人做事,向来是举一反三,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满盘活。


发明了水泥,随后就弄出一个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不仅是解决了工程建筑的问题。


如今水泥厂、建筑队,在大明遍地开花,解决了数以十万计无业流民的生计。


今天展示的这些个科学成果,跟水泥一样,肯定是要推行天下的……这样的好东西,不推行也不行啊!


就拿那个‘铁龙’来说。


采矿、炼钢,需要多少劳力?


造铁龙、铁轨,要多少工人?


修建铁路,又需要多少人?


铁路开通之后,又能解决多少人就业?


别说是区区几十万驿夫。


就是几百万人,都不够往进填啊!


现在要操心的,不是失业的百姓太多。


而是该担心劳动力不够的问题才对。


众多官员都是一阵恍然。


天大的难题,就这么轻易解决了?


薛国观又问道:“若是裁撤了驿站,朝廷地方的文书,以及军队书信情报,又该如何传递?”


云逍看向李标。


“这次下江南的时候,我曾提到过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瞬息可抵达千里、万里之外。李阁老是否还记得?”


李标一震,骇然道:“云真人已经造出那种比八百里加急,还要快千倍,不,无数倍的信息传递方式?”


云逍点点头,“接下来要向诸位展示的,便是此物。”


今天的科学成功展示,主打的就是一个震撼效果。


能被云逍留到最后压轴的东西,即使不是最具科技含量,作用不是最大,却一定是最有噱头的。


电报!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龚鼎孳条件反射般提出质疑。


云逍所说的东西,完全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


即使是飞,也不可能在瞬息之间,将信息传递到千里之外啊!


假的,肯定是假的!


崇祯以及熟悉云逍的大臣们,却全都信了,莫不震惊万分,随即满心好奇。


瞬息千里、万里,这已经是神仙法术的范畴了,这不科学!


“可不可能,稍后便可亲眼见证。”


云逍不在意地笑了笑。


然后他看向众多官员,语气陡然冷了下来:


“驿站的弊端,诸位都心知肚明。”


“驿夫的就业问题解决了,信息传递的问题也解决了。”


“整顿驿站之事,谁还有异议?”


云逍冷漠的目光,从众人身上掠过。


“云真人的决策,下官无法苟同,必须由廷议决定!”


龚鼎孳觉得自己刷名望的天赐良机到了。


信息传递、驿夫就业,不过是面子上的说法。


官员们的特权、福利,却是没解决啊!


自己为百官疾呼,这波声望,肯定是稳了。


“你不过是舍不得那些特权,想要继续盘剥百姓罢了。”


云逍一声嗤笑,看向众多官员:“你们的想法,多半跟他一样,对吧?”


官员们讪讪不语。


云逍看向龚鼎孳,一声冷笑:


“从今以后,你以及你的家族、子孙后代,不得从事、投资、参与一切与科学有关的营生。”


云逍这次抛出这么多的科学成果,不仅是拿来给官员们洗脑的。


同时也是将他们,绑架到科学这艘大船上的诱饵。


反对?


不好意思,那你就跟银子无缘!


官员们一阵骚动。


今天展示的这些科学成果,可都是跟水泥一样,能够变成真金白银的摇钱树啊!


水泥公司最初的那些股东,可是个个都赚得盆盈钵满。


之前的水泥、煤炭、钢铁公司,没抓住机会。


这次赚银子的机会这么多,这要是还抓不住,以后还不被儿孙给活活骂死?


云逍冷冷说道:“谁赞成,谁反对?”


官员们争先恐后地赞成。


不就是驿站的特权和福利吗?


与摇钱树相比,那算个毛啊!


至于龚鼎孳,谁去管他的死活?


龚鼎孳脸色苍白,通体冰凉。


声望肯定是刷不到了。


以后官员们,将对自己避如蛇蝎。


连赚银子的机会都没了。


那可是关系到整个家族,以及子孙后代啊!


总不能世世代代都守着田地过日子?


云逍子,太歹毒了!


“冥顽不灵,迂腐昏聩,居心叵测!”崇祯冷哼一声,憎恶地看了一眼龚鼎孳。


龚鼎孳两腿一软,跪在地上。


天子如此断言,意味着自己的仕途,也到此为止了。


云逍不再理睬龚鼎孳,朝众人说道:“走吧,带你们去开眼界!”


众人来到湖边的一座楼阁。


在湖的对面,也有一座楼阁,相隔有两三里之遥。


有一条绿豆粗细的铜丝,横跨湖面,连结两座楼阁。


没错!


云真人发明的是有线电报。


其实不管有线电报,还是无线电,都不需要太多前置技术,在这个年代,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并且理论也十分简单,哪怕是个中学生,都能轻松搞出来。


之所以选择有线电报,是因为相对要简单一些,技术限制相对低,通信效果也要比无线的好。


并且从应用规模和使用范围来看,无线电报远不如有线电报普遍和应用广泛。


唯一麻烦的就是电缆。


不过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麻烦。


要知道,一百多年后的西方世界,论科技水平,还不如此时的大明。


电报出现后,很快就布设出了北美与欧洲,甚至到印度的海底电缆。


暂时造不出铝线,可以采用铜线……拉丝技术也不是什么难题。


包裹电缆的胶皮,可以采用古塔胶。


对了,华.夏严重缺铜,但是可以去海外抢……咳咳,贸易。


等日后科技发展了,再搞出无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尤其是海外扩张。


云逍吩咐温体仁带着一帮大臣,去了湖对面的楼阁。


崇祯和其他人则是留在这里。


云逍带着崇祯和几名朝廷重臣,来到楼阁中。


目睹简陋的电报机,崇祯和大臣们都很失望。


这跟想象中的神器,它就长这样?


就这玩意儿,能在瞬息间,将信息传递到万里之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