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第913章 密织大网

作者:崇祯云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31 14:38:23
第二天早朝。


户部主事白养元率先发难,弹劾大同总兵赵率教、登莱巡抚卢象升,以及三边总督洪承畴。


兵科给事中许誉卿、云南道侍御史王象云、河南道御史王道纯等言官,也都纷纷附议。


个个都是有理有据,振振有词。


加上有沸腾的舆论作为依仗,几人都是底气十足。


崇祯坐在御座之上,面无表情,心中却是连声冷笑。


叔父说的没错,果然有人要借机生事。


权力真是个好东西啊!


为了自身利益,连社稷安危都不要了。


之前杀了那么多,罢免了一茬又一茬,怎么都不长记性呢?


狗改不了吃屎……朕不能说粗话,狗改不了吃贡糜!


叔父给朕创造这么好的机会,可得好好把握了。


借助这次的风波,朕也好好装一次……显一次圣,建立如太祖、成祖一般至高无上的威望。


百官都在暗中关注着崇祯的神情。


他们都很清楚,这时候跳出来的这些个言官,都只是马前卒。


真正大佬,在后面等着呢。


就等着看皇帝是个什么态度了。


崇祯缓缓道:“陕西、大同、东江镇危急,追责之事,等解危之后再议不迟。”


这样的表态,立即让很多大臣会错了意。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连藩属国朝鲜都给丢了,肯定是要处置人。


否则怎么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总不能皇帝自己背锅,下罪己诏吧?


皇帝此时不是不想处置,而是有所顾忌啊!


“如今舆情沸腾,京城人心惶惶。”


礼部右侍郎陈演当即站出来奏道:“臣以为,当严惩有罪之臣,以谢天下,稳定人心,秦地、大同以及朝鲜之危,即日可定!”


崇祯犹豫良久,最终做出决定。


以次辅李标为钦差,前往陕西,安抚秦地百姓,平息民乱。


命英.国公张维贤,前往东江镇巡察。


“至于大同……”


提到大同,崇祯有些犹豫了。


该挑哪个倒霉鬼,不,忠贞之臣,去跟林丹汗谈判,拖延时间呢?


这个使臣可不好当。


等叔父占了归化城,林丹汗醒悟过来上当了,肯定会一怒之下砍了使臣。


“臣,愿为钦差,前往大同与林丹汗谈判,晓以大义,迫其退兵!”


礼部右侍郎陈演昂然出声,一副视死如归、慷慨赴死的样子。


“无耻之徒!”温体仁在心中暗骂了一声。


崇祯元年的时候,林丹汗围困大同,朝廷被迫答应他的条件,这才退兵而去。


这次当然也不会例外。


狗屁的个晓以大义!


所谓谈判,无非是答应林丹汗的条件,牺牲大明的利益,换取一时苟安罢了。


等林丹汗大军一退,解了大同之围,陈演身为钦差,自然是大功一件。


事后他的官位,肯定是要往上升一升,直接入阁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那就有劳陈卿了!”


崇祯看向陈演,眼神中充满了激赏、欣慰。


多好的臣子啊!


主动前去赴死,朕以后,也就不会背负一个坑害大臣的不义之名。


嗯,陈演一个人未免太孤单了一些,得给他安排几个陪伴的,免得在路上孤单。


接着崇祯又安排白养元、许誉卿、王象云、王道纯等人随同陈演,前往大同与林丹汗谈判。


陈演、白养元等人无不大喜。


陛下这是拿唾手可得的功劳,来堵他们的嘴呢!


果然是枪打出头鸟……不,早出头的鸟儿有虫吃。


温体仁看了一眼崇祯,心中一声叹息。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陛下也不得不让步了啊。


虽然没有直接惩处赵率教、卢象升和洪承畴,却是牺牲大明的利益,来安抚这些大臣们。


可如此示弱,百官又岂会就此罢休?


安抚了陈演等人,其他官员呢?


最终不仅卢象升等人保不住,官员们还会步步紧逼,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


唉,陛下也是没辙了啊!


这次几件事情凑到一起,连云真人都无计可施。


陛下不让步,又能怎么办?


尤其让温体仁担心的是,兵部那边调兵,自己这个首辅竟然不知道内情。


难道自己在陛下那里失宠了?


……


第二天,钦差陈演一行离开京城,前往大同。


从京城到大同,有近七百里的路程,这帮文官平日养尊处优,自然不可能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赶路。


等陈演等人赶到大同时,已经是半个月后的事情。


而此时,云逍已经带领京营一万兵马,马不停蹄,昼夜行军,来到了归化城。


与此同时。


三边总督洪承畴率兵三万,自榆林出兵,向归化进发。


一直在宣府按兵不动的总兵满桂,也亲自领兵两万进入草原。


曹文诏率五千关宁铁骑,自山海关出发,直奔归化而去。


在蓟州修整的三千皇家骠骑兵,在吴三桂带领下,悄然出塞,再一次进入茫茫草原。


一张大网,悄然向归化城收缩。


只不过要捕捉的鱼儿,此时却还在大同,等候大明朝廷的‘市赏’、‘岁赐’。


大同。


大同镇是大明九边重镇之一,是拱卫京师之藩屏,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终明一世,大同镇在长城防御体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以前蒙古铁骑多次犯边,兵临大同城下。


最为严重的一次,就是崇祯元年,刚刚西迁的林丹汗大举进犯,杀死大明军民数万,险些攻破了大同城。


去年冬天,一场大雪冻死无数牛羊。


开春后,蒙古部落中爆发瘟疫。


察哈尔部的日子过不下去了,于是又一次故技重施。


林丹汗这次几乎是倾巢出动,率领五万察哈尔铁骑,兵临大同。


赵率教率部死守城池、要塞,林丹汗组织了几次攻城,都是死伤惨重。


这下子林丹汗骑虎难下了。


大同的明军,与崇祯元年时截然不同了。


那时候的明军,是一群猪羊。


而此时的大同守军,却是一群豺狼。


林丹汗怎么也想不透这是什么原因。


这次想要攻破大同,显然是不太现实。


可就此退兵,拿不到任何好处,族人的日子怎么过?


就在林丹汗进退两难的时候,大明朝廷的使团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