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第1111章 送英烈回家

作者:崇祯云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9-01 14:46:52
清晨。


云逍乘车前往德胜门。


今日崇祯御驾返京,他这个当叔父的,自然是要出面迎接。


马车行驶在大街上。


云逍敏感地察觉到,京城中的气氛有些不对劲。


一股肃穆、悲怆的气息,挂在人们的脸上,萦绕在每一个角落。


云逍眉头一皱,朝骑马跟在马车旁的乙邦才说道:“去打探一下,出了什么事情?”


乙邦才领命而去。


这时一阵歌声传来。


唱歌的是一群在街边玩耍的孩童。


“山那边是什么


是烈士的英魄


是他们拼死保卫的大明国


……”


云逍瞬时愣住了。


自己该不会又穿越到后世了?


不对!


昨天情绪一时失控唱的歌,怎么就传遍大街小巷了?


这时乙邦才带着一份《大明日报》回来。


云逍看到报纸上刊登的歌谱,以及吴氏满门忠烈的事迹,瞬时明白了过来。


肯定是柳如是干的事情。


不得不说,这女人真是机灵。


不仅宣扬了吴家满门忠烈的事迹,同时也给全民来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云逍闭上眼睛,低声哼唱起来:“山那边是什么,是烈士的英魄,是他们拼死保卫的大明国……”


唱着唱着,眼睛变得湿润了起来。


边上的乙邦才,深深地看了云逍一眼,眼神中尽是崇敬之色。


不多久,马车来到德胜门。


朱棣曾经五次从这里出发,北伐蒙古,大胜而归,也是从这里入城。


也正是在这里,于谦率领将士,击退也先大军,打赢了京城保卫战。


今天,大明崇祯皇帝,也将率领大胜而归的大明将士,从这里入城。


此时德胜门外,搭建起巨大的彩楼,地上铺着红毯,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朝中文武百官,以及有名望的士绅,都是一身盛装,在德胜门外等候。


再加上围观的百姓,可谓是人山人海。


云逍一到,百官纷纷上前见礼。


就在这时,十几匹快马疾驰而来。


领头的一名太监,向文武官员大声说道:“圣上有旨,圣驾将亲送殉国将士忠魂,自正阳门入城,百官身着素服!”


大臣们顿时一片哗然。


此时的京城九门,各有各的用途。


正阳门,也就是前门,那可是皇权的象征。


与其他城门不同,正阳门城楼高耸的,门洞宽阔,处处彰显着皇家威严。


那是因为,这道城门就是专供皇帝出入。


官员以及百姓,只能从两边的月门小心翼翼地进出。


崇祯突然临时改变主意,不走德胜门,而是正阳门,并且还有亲自送着忠烈英魂入城。


以前可是从未有过这样的惯例。


违背祖宗啊!


那传旨的太监正欲离去,被云逍叫住:“陛下身在何处?”


那太监赶忙下马,低声回道:“回国师的话,万岁爷昨天临时起驾,此时已经去了昌平白石沟村!”


云逍吃了一惊,“陛下去白石沟村做什么?”


太监答道:“陛下感慨吴氏一门忠烈事迹,决定亲自去一趟吴家,送忠魂归家。”


云逍愣住了。


送忠魂归家?!


要知道,大明重礼法。


皇帝是天子,代表着大明王朝、江山社稷。


因此一言一行,都有着极其严苛的礼制。


堂堂大明皇帝,竟然亲自送一个阵亡将官骨殖回家。


这是何等惊世骇俗的事情?


古往今来,都没有一个皇帝这么做过啊!


自己也没教大侄子这么做啊!


“走,去白石沟!”


云逍直接跳上一匹马,朝着东面疾驰而去。


乙邦才带着一帮护卫急忙策马跟上。


德胜门前,官员们面面相觑。


士绅、百姓们一片哗然,如同煮沸的鼎一般。


------------------


白石沟。


吴陈氏踮着小脚,眺望官道的远方。


吴国基蹲在地上,无聊地用树枝玩着蚂蚁。


轰隆隆!


一阵低沉的闷雷声,从远方传来。


吴陈氏下意识地抬头看向天空。


昨天虽然下了一场暴雨,今天却是万里无云。


哪里来的雷声?


不多久,就见远方尘烟滚滚。


紧接着一队队排列整齐的披甲骑士前方开道,然后手持金瓜斧钺等礼器。


随后便是旌旗飘扬,车马如龙。


再往后,则是浩浩荡荡的大军。


马蹄轰隆,铠甲铿锵,刀枪如林。


吴陈氏惊呆了。


吴国基也吓得丢下树枝,缩到吴陈氏身后。


眼看大军越来越近,吴陈氏慌忙拉着孙儿跪下。


村子里的村民也被惊动,纷纷走出来。


看到有大军过境,众人也都被吓住了,慌忙跪伏于道旁。


谁知大军行进至村前的官道,忽然停了下来。


紧接着大批甲士朝村庄走来。


为首的一名将领向村民大声问道:“这里可是白石沟村?”


村中的甲首战战兢兢地答道:“回军爷的话,这里正是白石沟。”


那将领又问:“村中可有一位吴陈氏?”


吴陈氏一震,难以置信地抬起头来。


甲首答道:“村子里有两个吴陈氏,不知军爷问的是哪位?”


将领道:“那位吴陈氏,有个儿子在辽东军中任把总,名为吴七郎。”


吴陈氏颤声答道:“我,七郎正是我儿。”


将领大步上前,双手扶起吴陈氏,“老人家莫怕,有人要见你。”


一名甲士迅速返回官道,大声禀报。


崇祯从銮驾上下来,带领孙承宗、卢象升、祖大寿等文武大臣,径自朝村头走来。


百姓们看到崇祯头戴翼善冠,一身明黄衣袍,上面竟然绣着五爪金龙。


这人是谁,怎么穿着皇帝的衣裳?


我的个天,这就是皇帝啊!


甲首率先反应过来,五体投地跪伏下去,以头抢地。


吴陈氏和其他百姓也手忙脚乱地下跪。


也只有吴国基吓懵了,傻乎乎地站在那里。


崇祯朝随行太监挥挥手。


一名太监快步上前,扶起吴陈氏:“陛下有恩典,吴陈氏免礼。”


吴陈氏站在那里,手足无措。


崇祯在心中叹了一声,侧身站到一旁。


随行大臣、内侍和侍卫,也都纷纷让开。


八名披甲军士抬着一口崭新的棺材,自官道上走来。


吴陈氏瞬时明白了过来,泪水夺眶而出。


紧着身形一晃,眼看就要瘫倒,被两名太监搀住。


吴陈氏颤颤巍巍地说道:“砖儿,跪下,接你爹回家!”


吴国基虽然年幼不懂事,却也明白是怎么回事,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