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后面一口口棺木旁边,都有人扶棺。


有孙承宗、卢象升这样的朝堂重臣、封疆大吏,还有祖大寿等边军将帅。


更为骇人的是,包括崇祯、云逍在内,每个人的腰间,都扎着白布带子。


他们这是,在给战死的忠烈戴孝啊!


“逾制,陛下这是逾制!”


刘宇亮挥舞着双手,大声高呼,状若疯狂。


礼部尚书孔贞运跟着叫道:“陛下此举,必将导致礼崩乐坏啊!”


众多文官也跟着鼓噪起来。


“陛下怎能如此啊!”


“礼法不存,国将不国!”


“陛下乃天子,是君父,怎能为臣子佩孝?”


……


锦衣卫风纪纠察将净鞭甩得‘啪啪’作响,依然压不住场面。


武将、勋臣们,却完全是另外一番反应。


这些人有些来自边军,有的则是来自地方卫所。


还有朝堂上的武臣,以及大明开国元勋之后。


目睹皇帝与国师,双双为阵亡将士扶棺、佩孝,武人们瞬时血脉偾张,浑身忍不住剧烈地颤抖起来。


每个人的眼眸中,也都有泪光闪动,同时透着狂热。


维持秩序的锦衣卫、禁军,以及五城兵马司、顺天府的差役们,无不眼含热泪。


自从成祖之后,武人的地位一天不如一天。


在数年前,武人甚至被当作奴仆。


戚继光战功赫赫,求见张居正时,依然以‘门下走狗’自居,张居正坦然受之。


三品武官,见到七品文官要下跪。


大明的武人,并不怕死。


怕的是死后如草芥,没有丝毫价值。


当今天子,以千古未有的大礼对待忠烈。


身为武人,又何惜一死?


“吾皇圣明!”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臣们以张维贤为首,向着崇祯山呼万岁。


哪怕是海盗习性不改郑芝龙、郑芝虎兄弟,此刻也是将脑袋磕得咚咚作响。


远处观望的士绅、百姓,也都纷纷跟着下跪。


专程从河南前来京城的袁可立,今天与士绅在一起。


他虽然也是文官出身,却深知边关将士之苦,也知道大明重文抑武的恶果。


此时目睹眼前的一幕,他回想起在辽东时,为国战死的将士们,不由得老泪纵横。


安息吧,大明的勇士们!


大明国没有忘记,你们可以含笑九泉了!


文官们还在喋喋不休。


王承恩厉声喝道:“陛下驾到,还不跪拜,就不怕治你们个大不敬之罪?”


“臣,恭迎陛下!”


以温体仁为首,阁臣们纷纷下跪。


其他文官们无奈,只能跟着跪伏地上。


崇祯来到众官身前,朝后方挥挥手。


后面的抬棺队伍,立即停下脚步,动作整齐划一,轰然有声。


“朕,回来了!”


崇祯沉默片刻,缓缓开口。


“朕,御驾亲征,光复与大明隔离数十载的辽东,带着奴酋皇太极,回来了!”


轰!


众人无不振奋。


后方将士齐声高呼:“凯旋,凯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再次山呼万岁。


崇祯转过身,目光自抬棺队伍上掠过,然后看向众臣,神情悲壮:


“朕,还带着三千八百六十四位忠贞壮烈、为国捐躯的英雄,回来了!”


正阳门前,一片寂静。


刘宇亮等文官抬起头,就要张口进谏。


崇祯没有给他们开口说话的机会,摆摆手,继续说道:“朕知道你们想说什么,无非是礼法祖制。”


顿了一下,他提高了声音,肃声说道:“礼法也是人定的,朕可以定下礼法,也可以一言废之!”


云逍在心中暗自赞了一声:大侄子,霸气!


文官们骇然抬起头。


这时才发现,此时的皇帝竟是如此的陌生。


大臣们猛地意识到,眼前的这位大明天子,不是朱厚照,也不是嘉靖、万历,更不是他的兄长朱由校。


而是励精图治,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并刚刚收复辽东,一举歼灭心腹大患,威望直追太祖、成祖的中兴之君!


更为重要的是,他的身后,站着一位下凡的神仙,当世圣人、大明国师!


因此皇帝有底气,有威望,更有那个能力,对大臣们说这样的话。


所谓礼法,已经无法约束到这样的帝王。


他一言可定礼法,也可以废之!


“至于祖制……”


崇祯冷哼一声。


“朕今日所作所为,自会祭告大明列祖列宗!”


“太祖、成祖在天之灵有知,定会对朕大加赞赏,而绝不会说一个不字!”


“谁再张口闭口祖制,朕就送他去向太祖和成祖哭诉,看他们如何答复!”


文官们遍体生寒。


好家伙,皇帝这是刚杀完建奴,接着要杀不听话的大臣啊!


这下子全完了!


无论是礼法,还是祖制,都没办法压制皇帝了。


大臣们今后又要重新回到开国时期,在皇帝的天威下瑟瑟发抖的日子了。


“归根结底,无非是文武相争罢了!”


“文官与武臣,就是我大明的两条腿,缺一不可!”


“这次辽东大捷,有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之功,同样也归功于文官,在朝中运筹帷幄。”


“戍边卫国,少不了武臣,治国理政,也离不开文官。文武调和,阴阳均衡,我大明才能蒸蒸日上,还有什么好争的?”


崇祯放缓了语气,也算是安抚了文官。


很多文官暗自松了一口气。


还好,陛下没有被大胜冲昏了头脑,完全倒向武人。


“朕今日以国礼对待忠烈,是因为他们,为国家赴死!”


“他们是我大明的英雄,正是他们的英魂,才凝聚了我大明国之魂,华.夏族之魂!”


“国魂、族魂不灭,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存!”


崇祯的声音慷慨激昂,闻者无不振奋。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存!”


将士们顿时热血沸腾,发出一声声怒吼,气壮山河,声震天穹。


百姓有人跟着疯狂呐喊,有人热泪长流。


就连那些迂腐的文官们,也都受到感染,抛弃心中的私心,跟着一起振奋高呼。


百姓当中,张煌言泪流满面,振臂大声高呼:“如此君王,怎能不让万民慷慨赴死,如此大明,如何不繁荣强盛?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存!”


祖大寿拍打着棺木,含泪笑道:“儿郎们,陛下以国礼待你们,百官、百姓如此敬你们,都看到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