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午门。


此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因‘居中向阳,位当子午’而得名。


后世很多影视剧中,皇帝一怒之下,便下令将大臣拖至午门斩首……


其实纯属扯淡。


堂堂皇宫正门,只有在皇帝出席特别重要的活动时才会开启。


怎么可能随意用来处决人犯?


皇帝就不嫌晦气?


大明与㹻国朝鲜之战后,万历曾在这里,搞过一次隆重的‘午门献俘’。


今日。


午门又要举行一项,极其重大的政治活动。


与这次活动相比,万历的‘午门献俘’形同儿戏。


其重要性,将决定大明,乃至华.夏民族未来走向。


这次活动,史称‘午门辩道’。


-----------------------


临近正午时分。


午门广场以及后方的大街,已是人山人海。


百官分文武列于御道东西两侧。


御道之南,则是以孔衍植为首的儒门弟子。


刘宗周、黄道周、陈继儒等当世大儒,此时也都一齐现身。


孔衍植和众多大儒席地而坐。


内廷的太监很贴心,为了防止他们冻坏屁股,提前特意准备了棉垫。


他们的后方则是来自各地的读书人。


都是清一色的儒服,头戴儒巾或四方平定巾。


个个斗志昂扬,如同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士。


只可惜,昨晚上在朝阳门外,很多儒生受了一夜的冻,娇弱的身子骨扛不住,缺席了今天的盛会,否则人数会更多。


午门内广场之外,同样也是人山人海。


崇祯下旨,准许百姓到场观看,闻风而来的百姓,不下十万之众。


有商贾,有贩夫走卒、工人,甚至还有青楼女子。


如此盛况,也只有上次征辽东之后,举行的献俘大典可以相提并论。


并且这么多的人汇聚在紫禁城之外,是古往今来都不曾有过的事情。


一旦闹出乱子,那可是震动天下的大事。


因此朝廷这次出动了大批禁军,到场维持秩序。


还有大量锦衣卫、东厂番子,以及五城兵马司的官差,身着便装混在人群当中。


此时崇祯御驾尚未到,百官都依次恭敬地站在那里。


官员们看似严肃,实则神态迥异。


屁股坐的位置,决定了脑袋。


武官多数忧心忡忡,面色焦灼。


而文官群体,绝大多数都是神色亢奋。


反倒是以温体仁为首的内阁辅臣,多半阴沉着脸。


极少参加朝会的徐光启、王象晋等皇家科学院院士,今天也是盛装出席。


他们虽然也都是读书人出身,却是最为坚定的‘科学派’。


此时他们人人神情坚定,目含决然之意。


他们也有自己的‘道’。


若是今日云真人折戟沉沙于午门,他们将不惜以身殉道。


孔衍植昨天一夜不眠,然而身为今天的主角之一,此时异常亢奋。


比他继承衍圣公之位,以及初尝男女之欢的时候,还要亢奋的多。


他不时看向午门楼前楹正中的御座,一时踌躇满怀。


今日,优势在我!


哪怕是天子,也要在千年第一世家面前,退让俯首!


时间很快来到正午时分。


钟声大响,大明崇祯皇帝身穿常服,驾御午门楼上。


升座后,乐声止。


大汉将军鸣鞭静场,午门楼下方瞬时一片肃穆寂静。


百官、儒生朝着午门行四拜礼。


后方的百姓有模学样,跪地不住地磕头。


礼毕。


在一片肃静中,崇祯开口说了几句。


曹化淳走上前,朝着下方高声说道:“圣谕:衍圣公孔衍植,你声称有本陈奏御前,奏来!”


午门的平面呈“凹”字形,广场三面包围,因此有着极佳的聚音效果。


在午门楼上传旨,广场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清晰可闻。


不过后方的人群,却无法听到。


“臣领旨!”


孔衍植取出一份奏折,高举过眉,趋步上前。


来到御道正中央,然后大声说道:“臣有本,当众陈奏,奏请陛下恩准!”


崇祯沉声道:“准奏!”


孔衍植展开奏折,当众高声宣读起来。


不出所料,这是一份弹劾奏章。


奏折的内容,比之前传遍大江南北的檄文,更为详实。


条理也更为清晰,罪名更为精准,言辞更为犀利。


之前的檄文,是战斗性的批判、声讨文章,是嘴炮。


而这份奏折,却是弹劾文书,是刺向要害的利刃。


通篇奏章,洋洋洒洒五千文。


从云逍迫害衍圣公府开始。


到他以科学替代儒学,最终达到‘罢儒’的目的。


又针针见血地指出,朝廷重刑名之术、奇技淫巧,罢黜儒学的危害。


最后,详细列举了云逍二十七条罪状。


竟是比杨涟弹劾魏忠贤的二十四大罪状,还要多出三条。


孔衍植慷慨激昂的声音,在午门前回荡。


百官无不动容,众多读书人如同听到了战斗的号角,越发亢奋起来。


后方的百姓听不真切,却也知道,孔衍植是在说国师的坏话,不由得躁动起来。


维持秩序的禁军立即出面呵斥,这才将场面压了下去。


孔衍植宣读完奏折,然后双手高举,跪地向午门楼上高声疾呼:


“云逍子专权乱政,欺君藐法,无日无天,大负圣恩,是为国妖!”


“臣,请斩国妖,以谢天下!”


午门前,一片寂静。


午门楼上,崇祯沉默片刻,随后缓缓开口:


“宣国师云逍子,当众自辩!”


官员们这才恍然大悟。


陛下在午门搞出这么大的阵仗。


原来是要把孔衍植的弹劾,演变成他与国师的辩道大会。


孔衍植微微一笑,智珠在握。


辩论?


儒家最擅长的,就是耍嘴皮子……不,辩论。


论打嘴炮,从老祖宗开始,儒家就没输过。


现在还怕了一个道士?


道家搞画符、堪舆、占卜这一类装神弄鬼的事情,还差不多。


论耍嘴皮子,连佛门都斗不过。


怎么跟儒家打?


况且今天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而是代表儒学正统。


云逍子只有一张嘴,怎么跟上万张嘴辩?


看来皇帝真的是顶不住压力,要舍车保帅了。


这时,午门的正门缓缓打开。


万众瞩目之下,一名道士从中走出。


步履从容,神情淡然,说不出的出尘飘逸。


虽然孤身一人,却给人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