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数日后。


御驾离开苏州城,御舟船队浩浩荡荡地朝着昆山方向驶去。


与此同时,一支由十几辆新式马车组成的车队,也悄然启行。


车队离开苏州城后,从官道径直往昆山县方向而去。


马车中坐着的,正是微服私访上瘾的崇祯皇帝,以及云逍等人。


他们乘坐的马车,是当下在江南还十分新奇的的四轮马车。


这种新式马车,是由皇家科学院研制,昆山机械制造厂制造。


马车上用上了“复合板簧减震”,车轮之外也包裹了一层厚实的古塔胶。


马车行驶在平整的官道之上,颠簸感大减,比之过去那些硬邦邦的马车,简直是天壤之别。


云逍坐在马车上,心情十分愉悦。


可别小看这小小的马车,这可是代表了当世最顶尖的科技……用后世的话说,也就是科技黄冠上的一颗明珠。


别笑,这可是真的。


别的不说,光是一个减震装置,就是一个很难攻克的难题。


云真人骄傲一下,没毛病吧?


一路上,崇祯惬意地欣赏着沿途美景。


初看之下,与先前在其他州府乡村所见,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大差异。


阡陌纵横,绿野无垠,间或有行色匆匆的商旅队伍擦肩而过,一派典型的江南水乡田园风光。


崇祯帝心中那份期待感,不免略略降了几分。


说好的天翻地覆呢?


崇祯忍不住掀开车厢的锦缎帘幕,带着几分疑惑,问道:“这昆山左近似乎也并无甚么出奇之处啊?”


云逍正闭目养神,闻言缓缓睁开双眼,摇头一笑。


他抬手指着窗外。


一片片稻田,被规划得如同棋盘般整齐划一,沟渠纵横交错。


“你细看那些田亩,那就是之前所说的家庭农场制的产物!”


崇祯帝忙凝神细观。


果然这一看之下,便看出了端倪。


窗外那些田亩,与寻常所见之农田大相径庭。


每一块田地,都被精心规整得方方正正,大小几乎完全一致,田埂笔直如线,沟渠纵横如网。


更有无数小型水闸、提灌设施点缀其间,显然是经过了极为专业的统一规划与水利改造。


田间劳作的农人,虽衣着依旧朴素,身上打着补丁,然其精神面貌却与往日所见那些面带菜色、愁苦不堪的佃户、流民迥然不同。


他们个个面色红润,身形健朗,挥汗如雨之间。


他们的神情间洋溢着喜悦,还有人大声哼唱着昆曲。


“这便是国师所独创之‘云氏模式’的成效么?”崇祯帝眼中异彩闪动。


“臣此前也曾听闻昆山之事。”


孙传庭在一旁适时接口,声音中带着几分由衷的赞叹。


“国师大人当年在此,不仅投入巨资,修筑防洪大坝,使一方泽国化作了沃野千里,得良田近百万亩。”


“更是将这些良田,采用‘家庭农场制’的经营模式,堪称是神来之笔!”


所谓‘家庭农场制’,也就是由当地士绅、商人以及外来资本,共同出资组建农业股份公司,对农田进行集中管理,科学种植。


公司会根据区域、面积,将这些土地,划分为若干个农场。


又将农场分成若干块,承包给百姓,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公司对生产、种子、农具、肥料、技术指导等各个方面,进行统一安排,统一规划。


“此举一出,昆山当年就收获超500万石,彻底摘掉叫花县的帽子。”


崇祯听得心驰神往,便提出要实地去看一看。


恰好马车行至一处村落入口。


一阵清脆的孩童嬉笑打闹之声,伴随着几声“叮铃铃”的金属脆响传来。


眼前这一幕,怎么都无法与“叫花昆山”的联系在一起。


车轮碾过官道,缓缓驶入村口。


放眼望去,整个村落的布局疏阔有致,一排排青砖黛瓦的房舍。


脚下的村道,虽仅是寻常黄土夯实而成,却出乎意料的平坦坚固,路面微拱,两侧还掘有浅浅的排水沟渠,显然是日日有人精心洒扫维护,绝非敷衍了事之举。


方才那阵阵银铃般的嬉闹之声,正是从十几个梳着冲天小辫、虎头虎脑的总角小儿,正呼朋引伴,笑闹着追逐一只在地上滴溜溜急转的红绳陀螺。


“盛世乡村,莫过于此!”崇祯龙颜大悦。


他看了一眼云逍,心中一阵叹服。


他要将这位总能化腐朽为神奇、屡屡颠覆他认知的叔父从里到外看个通透!


叔父果然是有点石成金之术,在昆山这么一点,叫花县变成了桃源。


云逍笑道:“毕竟耳闻终不如目见,陛下何不到村子里走走看看?”


“走,去看看!”


崇祯来了兴致,举步下了马车。


一行刚进入村庄,一众男女老少村民的簇拥着一名老者迎上前来。


老者衣着虽然朴素,然眉宇间的气度却不卑不亢,应是此地的里正,抑或是族中耆老。


老者趋行数步,深深一躬,“草民陈六吉,叩见上差各位大人!”


“不知是哪阵香风将各位贵人吹至鄙村,有失远迎,还望各位大人老爷们恕罪!”


孙传庭上前扶住老者,“老丈无需如此多礼,我等一行偶然途经此地,并非什么劳什子的上差。只因遥遥望见贵村风貌鼎新,故而特来叨扰一二,老丈放宽心便是。”


“贵客驾临,乃小老儿与合村之幸,但凡垂询,定当知无不言!”


陈六吉笑呵呵地说道,心里却直犯嘀咕。


这帮子当官的坏得很,根本没说实话。


京城的皇帝老爷,要到昆山来混吃混喝,事情早就传开了。


这几天来昆山的官儿,比田里的老鼠还要多。


这帮人即使不是当官儿的,也是苏州府来的官差。


崇祯帝也在打量着老农,见其虽双手老茧,面容风霜,眼神却清明有神,迥异于寻常农夫的麻木。


崇祯很随意地问道:“老丈,今年的年成如何?”


陈六吉叹了口气,答道:“今年雨水少,年成比不得往年。”


崇祯心中一沉,“那岂不是要饿饭?或是跟往年一样,去外县要饭?”


“你才要饭,你祖宗十八辈儿都是要饭的!”


陈六吉像是被踩到尾巴的猫,顿时急眼了。


崇祯怎么也没料到,就这么一句话会刺激到他,被他这么一通骂,顿时面红耳赤。


王承恩及随行太监、侍卫顿时大怒。


崇祯挥挥手,示意他们稍安勿躁。


云逍忍不住笑了。


这老头儿说的还真没错。


大侄子的祖上,不正是要饭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