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第1362章 走私黑幕

作者:崇祯云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9-01 09:05:05
孙传庭摸了摸棉布,赞叹道:“此布品质,确远胜过松江府所产的标布,便是比起浦东纺织厂的新品,也毫不逊色。居然只要三钱银子一匹,倒也算得上物美价廉!”


崇祯也点了点头。


在他看来,如此精美的舶来品,卖这个价钱,也算是利民的好事。


云逍笑笑不语。


崇祯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货物上面,云逍朝王承恩使了个眼色,来到门口。


王承恩知道肯定是有什么了不得的发现,于是有些紧张,“国师,有何不妥之处?”


云逍沉声道:“立即让人去查,来自泰西的棉布数量几何,以及市面上这么多的舶来品,又是从什么渠道,进入上海县的!”


王承恩不敢大意,立即安排人去调查。


崇祯一行在街市上转了一圈,回到行在。


这时王承恩的调查也有了结果,前来向云逍复命。


“上海县市面上的棉布,来自泰西的棉布占一成,品质比松江府和浦东的棉布略高,价钱却要更低。”


“近年来,大量来自海外的舶来品,充斥上海县街市,并源源不断售往各地。”


听了王承恩的禀报,崇祯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云逍和孙传庭的脸色却是变了。


崇祯诧异地问道:“这其中莫非有什么问题?”


云逍摇头说道:“这其中的问题大了!”


“陛下可知,我大明浦东纺织厂所产的顶级棉布,成本几何?”


崇祯看向孙传庭。


大明天子哪里会操心这个?


孙传庭不假思索地答道:“浦东纺织厂一匹标布的成本,大约在二钱三四分银子左右。若是拿到市面上卖,算上运输、销售、交税等成本,至少也要四钱银子。”


“不错。”


云逍点了点头。


“泰西的棉布,从遥远的欧罗巴生产出来,再漂洋过海数万里运到我大明,这其中的成本,又是多少?”


孙传庭接着说道:“我大明海关,为保护本国纺织业,对此等西洋棉布,课以重税!只要是循正规途径入关,每匹布至少缴纳一钱银子的关税!”


“如此算下来,泰西棉布的成本,绝不低于三钱每匹!”


如今欧洲的棉布,以不列颠王国为主。


由于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拥有大规模的棉花种植园,并且强迫印度奴隶高强度劳作,劳动力成本几乎为零,而棉花品质却是世界第一。


再加上不列颠的纺织工厂规模、管理方式等原因,棉布的生产成本要远低于大明。


即便是如此,从欧洲运到大明,再加上加上关税这个大头,导致棉布的成本绝不会低于大明。


可市面上的欧洲棉布,竟然比同规格的大明棉布,每匹要低一钱银子。


这简直是咄咄怪事!


崇祯依然是一头雾水,“这又说明了什么?”


孙传庭面色凝重:“这说明,这些来自泰西的棉布,就没交过一文钱的税,是走私进入上海县的!”


“走私?”


崇祯闻言,先是一愣,随即断然摇头。


“不可能!”


崇祯的语气十分笃定。


“如今的海关不同于以往的市舶司,主官皆由京城吏部直派,三年一轮换,与地方毫无瓜葛。”


“朕还在海关内外,安插了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子,相互监督,互为掣肘。”


“如此天罗地网之下,谁有这么大的胆子,谁又有这么大的本事,能组织起如此之大规模的走私?”


孙传庭也躬身附和道:“臣也认为,此事或有蹊跷,可能只是个别商行通过某些见不得光的渠道,弄来少量货物牟取暴利。若说是大规模、成建制的走私,足以冲垮我松江布价,臣亦不敢相信。”


“最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云逍笑了笑,想到后世某个著名的走私大案。


这时,一名太监行色匆匆地进来:“从朝鲜发来的密电!”


崇祯笑道:“看来使团的㹻国之行,收获颇丰。念吧!”


那太监将电报的内容念了出来。


电报的前半段,是使团正使吴达济发来的例行汇报。


内容除了汇报使团出使㹻国,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签订了平等条约。


另外还汇报了当下㹻国的局势。


㹻国在获得大明援助的军火,并且驻扎琉球的水师袭扰萨摩藩,多尔衮大军已经撤出京都。


此时㹻国战火总算是停歇了下来,不过那只是暂时的。


德川幕府绝不会就此罢休,野心勃勃的多尔衮,也不会就这么止步不前。


听到这里,云逍的嘴角勾起。


火种已经埋下了,接下来就等着烈火持续燃烧,直至把整个㹻岛焚烧干净。


当听到电报后半段时,云逍却笑不出来了。


常驻江户的锦衣卫密探,发现了一桩怪事。


有大批悬挂大明旗号的商船,频繁往来于大明与㹻国之间。


据查,这些船只所载货物,无需缴纳关税就直接进入进入大明,因此海商从中赚取暴利。


看完电报,云逍的脸上,露出一抹“果然如此”的笑。


就在崇祯和孙传庭疑惑不解之际,门外,再次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接着刘兴祚快步走了进来。


“何事?”崇祯皱眉道。


刘兴祚从怀中掏出一份用火漆密封的绝密奏报,双手呈上。


“回陛下,锦衣卫查到了一些东西,事关重大,臣不敢不报!”


之前在苏州的时候,查处银行高管,就牵扯到海关走私的事情。


刘兴祚开始秘密调查,如今终于有了结果。


崇祯接过奏报,只看了第一眼,他的瞳孔便猛地收缩。


奏报中明确指出,江南走私集团在过去数年间,通过假转口贸易、进口货物不报关、虚报货物等方式,疯狂走私海外货物,偷逃关税,牟取暴利。


而更让崇祯震怒的是,奏报后面揭示的那张恐怖的大网。


“经查,走私者不仅买通了上海海关上上下下几乎所有官吏,更与松江府地方官员沆瀣一气,为其提供庇护。”


“更有江防、海防以及部分水师将领被其重金收买,非但不予清剿,反而以‘护航’为名,为其走私船队保驾护航。”


“其网络甚至已渗透入大明皇家海贸股份公司,公司数名董事,皆在此案中持有干股。”


“为保走私线路万无一失,走私者还暗中收编、豢养了昔日被打散的海盗残余势力,组成了一支舰船数百规模的私人武装。”


……


这个走私集团的首领,名为来长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