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是因为大明朝廷,对西班牙人第一次屠杀华民的软弱应对,给吕宋华民留下无穷后患。
原有的历史时空上,在后来的八十多年时间里,先后发生了三次针对华民的大屠杀。
尤其是在崇祯十二年,西班牙当局又一次对华民举起屠刀,屠杀持续三个多月,近三万华民惨遭屠戮。
崇祯倒是比万历有血性,事发后,派遣郑芝龙进攻吕宋,然而最终因军饷等原因,不得不收兵了事。
而这一次与万历年间的大屠杀,性质还有所不同。
西班牙人不仅屠杀吕宋华民,还扣押了大明的官员、商船。
关系到朝廷的尊严和利益,哪怕是再怎么保守的大臣,也毫不犹豫地站在主战派这一边。
远在京中的内阁收到了电报后,在陈奏崇祯的电文中也是极力主战。
京中更是民意沸腾,喊杀声一片,这也是由于近年来大明武德充沛,只有大明打别人,还没有别人打大明。
如今泰西红夷胆敢主动挑起战端,杀大明的子民,抢大明的商船,扣大明的官员,那还得了?
最为积极的是由勋贵集团组建的富贵商团,甚至准备组织船队,前往吕宋与西班牙人一战。
倒不是这帮勋贵有多少爱国之心,而是想借此机会,把富贵商团的生意,从陆地扩张到大海上。
这几年富贵商团在缅佃抢……不,生意做的红红火火,野心也大了,想在海贸中分得一杯羹。
战,肯定是要战的,至于怎么战,还需要深思熟虑。
崇祯与随驾的大臣们商议了半晌,也没拿出个像样的章程来。
原因很简单,在场的除了孙传庭知道海事,其他没有一个懂海战的。
就连做了多年海事总督的孙传庭,对于海战交战也是门外汉。
并且对于西班牙人的兵力、战舰数量也所知不多,自然无法制定出作战计划。
云逍赶到行在后,见大侄子和大臣们统一意见,都主张与西班牙人一战,不由得老怀大慰。
在如今这个时代,君臣好战是一件大好事。
大航海时代已经开启,若是大明继续封闭在陆地上,那云逍可真该担忧大明的将来了。
崇祯正要征询云逍的意见,太监前来禀报,登莱水师千户林阿凤及海防道武官奉旨觐见。
如今在上海县,懂海战的也只有水师和海防道的武官,崇祯召见他们,正是为了吕宋的事情。
崇祯立即宣几人觐见。
不多久,海防道的三名武官和一身戎装的林阿凤,大步走了进来。
云逍见到英姿飒爽的林阿凤,心里不由得赞了一声。
行礼参见之后,林阿凤瞪了一眼坐在左侧首位的云逍。
“这女人,心中怨念颇深啊。”云逍心中无奈地一声叹息。
他却不知道,林阿凤的怨念,却因为某大才子而起。
你的弟子都知道求爱,你这死道士却装什么清高?
崇祯没有留意到这些,迫不及待地问道:“哪位爱卿,知晓吕宋佛郎机人虚实?”
海防道的三名武官,都是大眼瞪小眼。
海防道刚刚被大清洗过一次,这三位都是从其他卫所调过来的,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吕宋的事情。
林阿凤朗声说道:“末将知晓!”
崇祯大喜,“林将军速即道来!”
林阿凤侃侃而谈,如数家珍。
其实此时西班牙在吕宋的兵力,尤其是海军力量,远弱于在大西洋和美洲的舰队。
在吕宋的驻军,主要任务是保护马尼拉港,威慑周边岛屿及保障‘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因此战舰数量和吨位都十分有限。
主力战舰是马尼拉大帆船,常年维持在三到五艘,是西班牙在菲律宾最核心的大型船只。
马尼拉大帆船是一种木制帆船,并非是纯粹的战舰,主要航行于马尼拉与墨西戈之间,用于跨太平洋贸易。
这种船配备20门以下的青铜炮,射程有限,航速慢,转向不灵活,更适合运输而非海战。
另外西班牙人还有20艘左右的小型战船,巡逻艇和桨帆船,主要靠人力划桨,适合浅海。
正是因为海军力量薄弱,西班牙人在吕宋修筑大量防御工事,以陆地堡垒弥补海军不足。
并且西班牙人的驻军也是少的可怜。
西班牙本土士兵仅有800人左右,外加1500人上下的殖民地雇佣军与土著武装。
因此西班牙在吕宋的军事策略以守成为主,应对威胁的能力有限。
万历三十七年,荷兰人曾经攻打过马尼拉。
在荷兰人并没有投入主力舰队的情况下,西班牙凭借堡垒,和从墨西戈调派的援军,才勉强将其击退。
万历三十一年针对华民的那场大屠杀,其实西班牙人也是极度担心大明报复,一度做出准备撤出马尼拉的准备。
谁知万历不争气,让西班牙人虚惊一场。
听了林阿凤的禀报,崇祯和大臣们面面相觑。
就这?
谁给佛郎机人的勇气,胆敢扣人扣船,屠杀大明子民,甚至扬言要攻打大明本土?
搞了半天,居然是虚张声势!
李标开口问道:“林将军,你莫非弄错了?”
孙传庭接过话头说道:“本官任海事总督时,吕宋佛郎机人的兵力、战舰大致如此。”
刘兴祚也跟着说道:“这些年,为了追查瞿汝夔的下落,曾派遣大量锦衣卫进入吕宋,回报的军情也如林将军所言。”
“蕞尔小国,焉敢如此猖獗!”
李标的鼻子都气歪了。
这么点兵力,这么点战舰,居然吹那么大的牛啤,让大明君臣费了这么多脑子。
着实有些气人。
崇祯也是意兴阑珊。
好歹也是统领十数万大军,御驾亲征过的。
这么弱的敌人,实在是提不起兴趣。
崇祯看向林阿凤,“林将军,若是以你为将,统领多少战舰、兵士,可荡平吕宋?”
林阿凤不假思索地答道:“三艘战舰,八百水师健儿足矣!”
崇祯大喜,就要下旨的时候,云逍忽然开口:“陛下,此时不宜开启战端。”
崇祯和大臣们全都愣住了。
大明第一好战分子,居然说不宜开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