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杨辰江贵妃 第1190章 死谏不退,愁眉不展

作者:小说免费阅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5 23:28:33
“一时之胜,不可谓常胜也!”


“陛下被天下百姓视为圣主皇帝,却如此穷兵黩武,弃江山社稷安稳于不顾。”


“这与乱党口中的暴君,有什么差别?”


此言一出。


大殿上瞬间落针可闻。


徐廉疯了!


这几乎是所有大臣的心声。


原本的保皇派朝臣们噤若寒蝉,甚至都想到了,一会徐廉会怎么死。


毕竟几个月前,也是在太和殿上。


那些对杨辰出言不逊的乱党,都被杨辰以刚猛的掌力,震的筋断骨折,听收尸的人说,他们内脏都成了浆糊,顺着嘴往出淌……


“暴君?”杨辰声音响起。


大殿上,众人心头一颤。


“暴君又如何?”


杨辰声音听不出喜怒。


“徐廉,你口口声声说朕穷兵黩武,说朕继续西北之战,是误。国误民。”


“那若是听你的,与大燕议和了,你是否又是给吐蕃树立了榜样?”


“趁乱犯我大唐,形势不对,只要议和就行了?”


“那议和之后,和平又有多久?大燕哪天又来我朝西北劫掠,怎么办?打不是不打?”


“打过之后,他们又退回天门,怎么办?还议和?”


徐廉面无惧色,朗声回道。


“确实会有这方面的后患。”


“但臣认为,议和之利大于弊。”


“我朝地处中原,立国于农耕,与他国立国于渔猎不同,最需稳定。”


“只要能够让天下安定,农事昌盛,百姓休养生息,那些许后患,不足道哉。”


“不!”杨辰龙袍一摆。


“朕不要后患,朕就要一劳永逸,永绝后患!”


“陛下!”徐廉高呼。


“万不可如此!此策误。国!”


“大燕与梁、魏又有不同,有天险可守,不可同日而语。”


“前朝也曾远征西北,想要攻破天门关,结果铩羽而归,元气大伤。”


“西北那一战,也成了前朝亡国前的最后一战,陛下万不可步前朝后尘啊!”


他此时早已经生死置之度外,安静的大殿中,他的声音显得格外激昂。


“你认为朕若攻打天门关,此战必败?”杨辰反问。


“正是!”


“那若是朕攻下天门关,将大燕、西凉覆灭了呢?”


“痴人说梦!”徐廉直言。


扑通——


跪在地上的声音,在大殿上此起彼伏,群臣全都跪了下来,人人垂头,不敢看杨辰也不敢看徐廉。


他们已经难以想象,要怎么招架杨辰的怒火了。


只有徐廉直视杨辰,保持着死谏的姿态。


看着徐廉,杨辰追问。


“不用说其他,朕只问你,若是朕成了,该当如何?”


“若是陛下成了,那是大唐之幸,天助大唐。”徐廉回道。


“至于臣,任凭陛下处置!”


“好!”杨辰起身。


“记住你说的话!”


留下这一句话,杨辰起身离开。


梅澜梓赶紧高声道。


“退朝!”


群臣都是不禁擦了擦额头冷汗,都跟徐廉拉开了距离,纷纷退出大殿。


只有徐廉还在高声谏言,意图让那个杨辰改变主意。


待群臣都退出宫去。


徐廉跪在皇宫门口,死谏不退。


……


御书房。


杨辰翻阅奏折,问了句。


“那个徐廉还在宫门跪着呢?”


“是,还在。”无天回道。


说着,他眼中浮现杀气,“这个穷酸书生,不知死活,竟然敢公然与陛下叫板,要不要臣做了他?”


“不!”


杨辰抬头,看向无天,郑重说道。


“不仅不杀他,朕还要你保护他,他要是死了,朕拿你是问!”


“啊?”无天怔在原地。


“那家伙就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穷酸书生,为人狂悖,对陛下屡屡出言不逊,保护他干嘛?”


“他不是一般的穷酸书生,他是有真才实学的。”杨辰沉吟。


“这样直言敢谏的朝臣,若是都杀了,那朝堂上的脊梁就塌了。”


“若是朝堂上,只剩下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大臣,那才是灾难。”


“可是……他对陛下您出言不逊,若是不处置,只怕有损龙威。”无天还是放不下干掉徐廉的心思。


“若只是出言不逊,杀了也就杀了,但他说的有道理。”杨辰合上手中的奏折,缓缓起身,走到窗前,迎着暖阳,望向窗外。


“他是有真才实学的,并且也确实是一心为国。”


“只是,他不了解朕,也不知道朕拥有的手段。”


“只能以前人的经验来看待朕,看待大唐的发展。”


“这就是所谓的历史局限性。”


“朕既然要打,必然是有十足把握。”


“那是一定,陛下战无不胜!”无天眼中闪过狂热的光。


杨辰笑了笑,没有说话。


哪有什么战无不胜。


只不过,自己脑子里有太多远超这个时代的东西罢了。


换一个脑子里有这些东西的人,在自己的位置上,也一样可以。


这时。


门外传来声响。


“陛下,百业院的监察使求见。”


杨辰闻言,眉眼间划过喜色。


百业院监察使,自然就是成大器易容而成的伪装身份。


成大器来了,那就说明,他攻破天门关的大杀器,已经造好了!


……


一月之后。


大唐西北,洪州边关。


将军府。


大牛、江瀚、阎国公、仲晨、黄宗衡、付舍己齐聚一堂。


这几年,杨辰转战北境诸国。


大唐西南、西北一带的稳定,全仰仗着江瀚、阎国公、仲晨、黄宗衡、付舍己五人。


江瀚、阎国公带兵打仗。


仲晨、黄宗衡、付舍己三人负责协调各地官府、保障后勤、核定军功等诸多事宜。


正是因为有了五人的配合。


在大唐军队精锐主力,几乎被杨辰抽干的几年,西南才得以太平,西北才得以保全,没有沦陷。


数月前,大牛率龙牙卫来援,更是让他们如同多了一柄利刃,势如破竹,连战连捷,一举将大燕、西凉的联军驱逐出境。


西北之战大捷,众人本应欣喜,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但此时。


众人围着中央的地形图,却都是愁眉不展。


西北之战大捷后。


扬辰又下了圣旨。


旨意是攻下天门关,直捣黄龙,发动灭国之战。


这让众人犯了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