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四合院:小厨子的幸福生活 第025章:照相

作者:川南剑君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8-04 19:04:29

国泰照相馆,坐落于西单北大街。

这座照相馆是一栋三层小白楼,有三个临街的铺面。

中间的是照相馆大门,两侧改成了橱窗形式。

一个用来接待顾客,另一侧则是作为陈设窗口,展示照相馆照出来的相片。

此时照相馆的接待窗口有好几个人在排队。杨涛也没想到这年头,居然有这么多人照相。

不过他想到自己的想法,也算是理解了。

这会儿虽然大家都不富裕,但是总有一些手里有一点闲钱的家庭。

而且办理各种证件有时候也需要张贴照片,虽然少,却并非没有。

杨涛就听到排在最前面的那个人,要拍的就是证件照。

杨涛抱着小桃子耐心的等待着,没过多久就轮到了他们兄妹。

“同志,你要照什么相?”照相馆店员态度还好。

“我想和妹妹照一张全家福。”杨涛回答。

“一张相片一块五,加印照片五毛一张。”店员说道。

“那就加印一张,总共两张照片。”杨涛说道,等小桃子长大了肯定也要给她一张的。

只是这会儿的照片,都没有塑封,保存不了太长时间。

不过杨涛有游戏包裹,收进去啥样,放出来就是啥样。

除非是活物,收进去可以,但放出来绝对已经死翘翘了。

店员做好登记,然后就领着杨涛兄妹进了照相馆内部。

在这里,有专门布置的各种适合拍照的场景,甚至还有一幅天安门的巨大画报。

如果说这年代,哪个背景最适合拍照,那一定就是天安门了。

只不过普通百姓可没有照相机,而照相馆也不可能让摄影师跟着去天安门拍照。

所以就在店里弄了一幅巨大的画报作为背景墙。

杨涛穿着半截短袖,下身一条天蓝色的裤子。

这两三个月下来,他经历了三次等级提升,整个人身高拔高了一截。

属性的提升,让他精神饱满,而且体形修长,却又丝毫不显单薄。

裸露在外的胳膊上,流畅的肌肉线条更是显得很有阳刚之气。

至于长相,也从原来的普普通通变得‘平平无奇’。

什么剑眉星目,鼻若悬胆,面如冠玉,全都非常贴切。

而小桃子则是在师娘的照顾,不缺吃食的情况下,粉雕玉砌一般。

扎着两个小麻花辫子,肉嘟嘟的脸蛋,黝黑明亮的大眼睛,可爱非常。

虽然两人身上穿着都很是普通,可是杨涛就抱着妹妹往那儿一站,就非常的出片。

这一点,从照完相,摄影师和杨涛沟通。

想要让他同意,将他们兄妹的照片,挂到橱窗里展示就能看得出来。

而且摄影师还表示,只要同意,他们照相馆可以将杨涛照相的钱免掉。

杨涛在摄影师软磨硬泡之下,同意了他的要求。

而且也不需要免费,只是让摄影师帮忙,把照片塑封起来。

摄影师当然是满口答应了,也绝口不提让杨涛加钱的事儿。

约定好一周后来取相片,杨涛就抱着小桃子离开了照相馆。

对于来自于后世的杨涛而言,一张照片挂在照相馆的橱窗里面根本不算啥。

在互联网引起的信息大爆炸时代,这都不算事儿。

只要你在互联网上多看几条新闻,都要不了第二天。

几个小时后,相关推荐就会给你发短信打电话。

而且伴随着自媒体的崛起,多少人在别人的镜头里被自愿出镜?

而且还是被各种美颜P图软件弄的扭曲的连自己都认不出来的那种。

就曾经有人拍照,把背后大姚的广告牌给拉扯变形成了阿里马的。

因为下午杨涛有自己的事情,所以就直接回转了师父家。

吃过午饭,将小桃子哄睡之后,杨涛就出门办事了。

因为精神属性的提升,杨涛现在不仅仅不需要午睡,就连晚上也只睡四五个小时。

拉着师父家的板车,杨涛朝着复兴门城墙走了过去,他准备先拉一车城砖。

他准备选那种480*240*120mm规格的,这样的城墙砖一块就重达二十四公斤左右。

小五十斤的砖块,即便投放的高度只有四五米,却也足以砸死人。

这是杨涛准备去黑市换粮食的自保手段,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使用的。

真要使用,那绝对是遇到了威胁到他人身安全的事情,他也绝对不会留手。

这一世的杨涛虽然才十六岁,可是他的童年时期,正是四九城最混乱黑暗的年代。

小日子,白狗子,军阀各方轮换登场,虽然手上没有沾染人血。

杨涛却也见了不少,再加上有挂傍身,更是胆气十足。

花了一块钱,拉了一板车城墙砖,这是公开的价钱。

板车一车一块,小型拖拉机一车两块五,大卡车没价钱。

因为普通百姓谁弄得来大卡车拉砖啊?大卡车来拉砖那都是公家的任务,走程序就能拉。

杨涛将板车拉到了一条无人的小巷子里,就把城墙砖收进了游戏包裹。

然后拉着车子从小巷子另一头走出,另一头的人还以为他从始至终拉的都是一辆空车呢。

城砖弄到手了,接下来就是去实验一番他对游戏包裹收纳物品的猜测了。

要是真如他所猜测的那般,那么他屯粮计划的最后阻碍就没有了。

一路向南,从复兴门出来,转道向西。

沿着复兴门外大街向西走,这会儿这里属于郊区,直到1985年才会开始建设。

所以道路两旁是一片绿色中带些许枯黄的草地,而且以苜蓿居多。

据传这里在明朝时期就种植了大量的苜蓿,为皇家御马提供饲料。

在清代这里是门头沟往四九城送煤的骆驼队的歇脚地,这里生长的苜蓿是骆驼的上佳饲料。

久而久之,这里就被人们叫做木樨地了。

杨涛的目标自然不是这里的苜蓿,这玩意儿是牲口饲料,他弄来也没用。

他的目的地是木樨地这边的西护城河,这边因为处于郊区,再加上是中午,基本没啥人。

正好实验一下他的猜想,至于什刹海和北海,那边儿钓鱼的人可不少。

啥时候都有已经年龄大了,喜欢钓鱼的老头。

更别说这年月,可不是后世物质大丰富的时代,钓条鱼回家也算是加盘菜,而且还是荤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