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墙角拐角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一道洪亮又带着几分欣喜的声音,忽然便从拐角的地方传来。

“季迪老弟,听闻你从京师辞官回来了,可喜可贺呀!”

这人路上还挺高兴的,但是当他走近一看,看到跟高启坐一起的,不是他们以往认识过的任何一个人,而是一个彻底陌生的人的时候,对方脸上的笑容瞬间便凝固了。

大概是那管家还没来得及跟他说明相关的情况。

李可也是一眼就看清了来人的身材与长相。

穿着黑色的衣服,身材还算是洪大,剃了一个光头,手里还拿着一串佛珠。

没错!

是十分典型的僧人的样子。

再看他的面相,眉毛、胡子都粗大浓密,然而目三角,眼神锐利,一看就不像是什么普通人。

关键他还穿着一身的黑衣。

然后他的名字又让李可觉得有点耳熟。

李可当场便给对方判了九成的死刑。

这人……

当然,也不好妄自去猜测。

而不管是高启,还是眼前的这位僧人,年纪都比李可要大了许多,李可也就二十岁出头,而其余二人皆三十好几。

“这位是……”

对方一下子就有点呆愣住了。

而虽然说高启以及来人的年纪都比李可大,然而李可也不心虚,毕竟,人不要脸则无敌。

李可也没站起来,就坐着行礼,“李可。”

姚广孝心中也一下子惊了,他前段时间,也就最多半年前吧,他曾去过京师,去见过高启,当时是他想拿自己的诗集,去让高启给他写一个序。

然后便见高启有‘朅来京师每晨出,强逐车马朝天阍。’以及‘不如早上乞身疏,一蓑归钓江南村。’之句。

很显然!

高启在京师过得并不快乐,毕竟这‘强逐车马’都来了。

所以当他又得知高启辞官回来了,他自然是要为自己的这位友人感到高兴。

毕竟总算是脱离苦海了啊。

谁承想,李可竟然来了!

姚广孝不是傻子,虽说他在京师只听闻了李可的名声,却未见其人,但李可只要一报上名字,他立马就能联想到,这恐怕就是京师里的那位李可了,而且年纪同样是这般的年轻。

要知道……

在这苏州这一块,朱元璋的名声可不好,毕竟朱元璋把二十万人迁徙走了,打击当地的张士诚余党,不少人都家破人亡,对苏州的士人而言,张士诚那才是明君,朱元璋?一个屠夫而已。

就连高启的几个朋友,如今,都被朱元璋给整得离的离,散的散,想要再聚在一起喝酒,估计得到了下面才行了。

而姚广孝对朱元璋的看法,也绝对不会超出这个范畴,李可又是朱元璋的女婿,如今忽然出现在自家季迪老弟的宅子里,这不免让姚广孝有点担心。

毕竟他方才说了可喜可贺。

其实洪武初年,虽说朱元璋求贤如渴,但对一些文人的压迫,也不可谓不小。

目前的政策是凡是跟过张士诚的,狠狠地虐待,使其家破人亡。

没跟过张士诚,或者是提前离开了张士诚的,如高启这种,便派人征召。

对于愿意配合征召的,直接给予高官厚礼。

不愿意配合征召的,我有机会再整死你。

当然,你也不能怪朱元璋太狠。

朱元璋自己都说了,他的家乡很穷,苏州很富,朱元璋一看见苏州人都过得这么好,他这个老农民就有点仇富。

本来如果你们乖乖配合,投降,然后加入,那朕或许就不会拿你们怎么样了。

至少这名声,他朱元璋还是要的。

结果你们还誓死不降,还要抵死反抗,以至于他不得不在这浪费时间,浪费他手底下兄弟的性命。

本来他就仇富了,这一叠加,立马气上心头,那这迫害也就不可避免了。

而且苏州这边的士人,难道你们就没有一点错么?

你们这财富是怎么来的?

那肯定是欺压老百姓来的!

这一个个家里的雇农肯定都没少,他朱元璋也不过就是顺手替天行道。大元之所以亡,你们这些人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可姚广孝、高启又会怎么想?

我家的这份产业,是先祖白手起家攒下来的,是凭一年到头,辛勤经营所得。

至于欺压百姓,别的人说不定有,但他们绝对没有。

至少姚广孝肯定没有。

毕竟他家是行医的。

而朱元璋坏就坏在,根本不分这个。

在姚广孝跟高启看来,朱元璋那简直跟恶鬼没什么区别。

当然!

一开始,高启还是写过一些夸赞朱元璋的诗的,不过那是早就对张士诚很失望,说不定朱元璋是明君呢,是抱着这种幻想而写的,结果到了翰林院一看,朱元璋对那些编纂《元史》的大儒们,跟对条狗一样,也耳闻了不少朱元璋所做的惨绝人寰的事。

自然,这后来辞官回家也就不可避免了。

后来所写的诗句,更是充满了对当官的担忧与恐惧。谁知道朱元璋什么时候会对他们秋后算账?并且在治国理念上,二者也截然相反。

朱元璋认为治国需从严,反之,高启则认为治国要宽仁。

万一日后自己在朝堂上有什么话冲撞了朱元璋,跟朱元璋的治国理念截然相反,让朱元璋觉得你这是在帮张士诚说好话,那他离自己的死期也就不远了。

因而不管是从哪一个角度上来说,姚广孝跟高启都不可能对朱元璋有什么很好的观感。

顺带着,对李可这个朱元璋的女婿,自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可没办法啊!

你得自证清白,你就得放李可进来,你赶走李可,那你就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死得更快。

只是谁又能想到,姚广孝个大嘴巴,一上来就说可喜可贺。

不过也无妨,毕竟他的本意本就是不想当官,那贺一下,喜一下,又能有什么呢。

……

姚广孝反应过来。

一脸淡定地开口问道:“是京师的那位李可,李参政?”

李可答道:“正是。”

姚广孝便道:“久仰大名!”

李可问道:“你的真名叫什么?”

姚广孝回道:“姚天禧。”

李可皱着眉头看着对方。

虽说天禧错了,但是姓姚对了,李可隐约记得,一代妖僧姚广孝好像确实改过一次名字。

而且这一身黑衣。

这就是叛军头头的军师啊!

他虽说不知道姚广孝老家是哪里的,但他明白,只要他姓姚,而且还穿黑衣,还是个僧人,关键你的法号还叫道衍,那这人就铁定跑不掉,起码九成机会就是本人,就是李可也不清楚,这姚广孝是嗯么跟高启认识的。

而姚广孝对李可的这番问话自是有点不解的,问道:“李参政,我这真名,有什么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