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来这可能牵扯到了很多事,刚才你们不是问李世民他手里有没有钱吗?我倒觉得他有,而且还不少……”
嗯?
“啥意思?”
三人投来了疑惑的目光,看着眉头越皱越高的崔启他们也开始联想起来。
“你们没察觉到最近关陇集团那边似乎都和我们没了什么利益往来?我不知道其他家是怎么回事但知道和我们崔氏之间少了很多交流……”
“什么?”
“你得意思是说关陇和李世民他们联合了?”
“虽然道理上讲不通,但很有可能。”
崔子哲三人迅速开始回想起最近,越想脸色越是阴沉,崔启这个时候再次点醒道:
“你们把封城这件事往深的想,对于李世民来说封城绝对是下下之举,既会失了民心有会在外交方面造成不可挽回损失,所以只要是个正常人必然是不会同意这等方案的。”
“可李世民同意了……”
三人眉头紧锁。
这个地方他们想不通,总不可能说是李世民这么做是因为他想宠着李承乾吧?
开玩笑!
国家大事岂容儿戏,李世民不是这么没脑子的人。
难道是为了给李承乾立威?
也不对。
现在还太早了,他自己才刚坐稳位置不久。
除非……
就在三人想到了什么的时候崔启突然从开口,话语直戳三人内心。
“除非是封城以后他能达到什么目的,而且是他宁愿舍弃甚多都要达成的目的……”
“李世民无论如何都要达成的目的,难道是……?”
三人此刻想到了五姓七望,氏族。
能成为李世民的心头刺的也就两个,一个是突厥,一个是氏族。
而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众人都懂。
“所以李世民这般不惜代价的目的是氏族?!”崔子哲略显尖锐的声音提现出了他此刻的震惊与不可思议。
“可是他要怎么做?”
崔进和崔启对视一眼,目光中倒没有太多的惊骇只是充满了不解。
“可仅仅是封城能对氏族产生什么影响?”
“是啊,李二他图什么?”
……
此刻后院有回到了最开始的沉寂。
他们虽然此刻他们察觉到了李世民这一异常的举动背后必然是暗藏玄机,可是他们真的想不出来这玄机在何处。
沉寂持续了大约四盏茶的时间,终于是被崔子哲的一声叹息给打破了。
“唉,现在能做的只有静观其变了。”
“封城的时间绝对持续不久,如果李二他有所图谋的话必然会很快的表露出来,所以现在就等着他下令封城吧。”
“也只能这样了。”
崔进和崔杰点头表示赞同,崔启则依旧紧皱着眉头。
同一时间。
跟随李承乾出宫的数百金吾卫很快的敲响了一户户医馆的大门,甚至一些隐于市井的小郎中都被找了出来。
这些医生郎中虽然并不知道带他们去干什么但他们一个个都很冷静,有秩序的跟随者金吾卫前往朱雀门。
李承乾三人此刻静静矗立在门前,看着逐渐多起来的人心中信心倍增。
等了大约半个时辰。
带着白布面罩的医生和郎中们在金吾卫的安排下间隔一米整齐的排列在三人面前
见此陈太医不由得有些高兴。
“可以啊,这医生和郎中的数量比想象中的多啊,这样一来进度会加快不少。”
“确实,只要见效快百姓对后面的措施接受程度就能便高。”
孙思邈也是满意点头,然后侧头看了一眼李承乾说道:“殿下,差不多了开始吧。”
“好!”
李承乾点头回应然后指了指着身边的几个大箱子对金吾卫队长说道:“把这些给在场的人一人发一支。”
“喏!”
这金吾卫队长一个手势之下众金吾卫立即开始行动,很快在场的所有医生和郎中都拿到了一支温度计。
“报!”
“说。”
“太子殿下,三箱一共三百六十支,人手一份发完还剩十九支。”
“知道了。”
李承乾点头,这么说来一共有医生郎中三百四十一人,了然于心以后他上前一步拿出一个扩音的喇叭。
“想必诸位已经都清楚现在是什么状况了本宫也就不过多的赘述了,至于为什么这次要大动干戈是因为这次的寒疾具有易传染的特点,虽然一开始不显病症的时候传染性比较低但一旦不趁早治疗,等到病症显现的时候就已经不知道染给看多少人……”
“所以唯一的难点就是如何才能在这风寒早期有效的发现患者,现在你们每人手中应该都拿到了一个琉璃小管,这个叫做温度计……”
李承乾清清楚楚的把这次风寒之症的特点告知了一众医生和郎中,同时还把温度计的用处和如何利用温度计进行检测讲了个明白。
不少医生听完以后顿时醒悟了过来。
“原来不是不发热而是发低热!怪不得我给那么多人看诊都没发现问题。”
“我也是这样,我也觉得这病的症状像是风寒但就是诊不出来发热,所以也是不敢胡乱开药啊。”
“现在有了这个温度计这些问题就都解决了,太子殿下还真是高啊,能想到这种办法来解决此事。”
“这里面肯定也有孙神医的手笔,真的是厉害啊!”
……
李承乾讲完以后在众人之中便响起了议论之声。
都是在陈赞太子和孙神医的手段高超,基本没有任何人对李承乾说的话有所怀疑。
这个时候孙思邈上前一步,接过李承乾手中的喇叭。
“诸位同僚,本人和太宫陈太医结合了桂枝汤与麻黄汤还有姜茶汤等几种专门治疗风寒的药理,针对本次的风寒特性研究出了一种成本仅需三文钱的药理,现在我将此药理的详细配方交予诸位。”
孙思邈话音刚落百名金吾卫便再次出动,每人手中都拿着这几张写着药理配方的白纸。
只见白纸上面的字迹清晰工整,与平常的以医生郎中所开的药单上面的潦草字迹相差很远。
字迹潦草是为了让自己的药方不被外人所获,此刻显然不适用。
将药单拿到手的郎中们无不是开始细细品读起来。
这药单上面无论是药性的适配程度还是用药的克量甚至连煎药时的顺序都列举的清清楚楚。
在药单的最后一列还列举了虻虫、牵牛子、大戟、商陆几种药材在妊娠期间的妇女禁用。
这教科书一般的药单顿时惹得众人开始考究起来。
还没拿到的药单的看着品的入迷的人倒是有些迫切起来。


